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_国产精品无遮挡_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_久久青草伊人_日本高清不卡视频_国产精品视频资源_美女精品导航_欧美精品18videos性欧_中文字幕高清不卡_国产精品高清网站

論文署名,為啥變成了“權力的游戲”?
來源:搜狐 發表于2025-05-24 19:35:19 編輯:時寒峰
摘要: 原標題:論文署名,為啥變成了權力的游戲? 我寫的論文,為啥要給不認識的人掛名? 2022年,在北京市讀書的碩士研究生小房在投遞一篇關于AI的論文時

  原標題:論文署名,為啥變成了“權力的游戲”?

  “我寫的論文,為啥要給不認識的人掛名?”

  2022年,在北京市讀書的碩士研究生小房在投遞一篇關于AI的論文時,被導師臨時要求加署名,“給了我幾個名字,順序都排好,讓我列上去”。對此,他的第一反應是疑惑。

  因為,在這份署名名單里,除了負責撰寫論文的小房本人、提出論文方向的導師、兩位提供過幫助的學長外,還有一位此前從未參與研究的“不認識的人”。對此,小房懷疑“可能是其他研究生”,但他并沒有深究。他想,只要自己還是“一作”(第一作者),加誰的名字都不影響畢業,便接受了導師安排。

  小房的遭遇并非個例,學術界的署名亂象已不是新鮮事。

  2019年,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的團隊對6700 名國際研究者進行在線調查,發現有46.6% 的研究者對作者署名出現過分歧,37.9% 的研究者在署名順序上存在爭議。2022年5月,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報了24起醫學科研誠信案件,其中11起是“不當署名/虛假署名”。

  近期,重慶大學“本科生發 14 篇 SCI 論文” 事件也讓學術不端問題再次進入人們視野。根據校方通報,該本科生的父親是該校研究生院副院長,在校期間安排孩子參與自己主導的科研項目,并在論文中給孩子署名,即“存在論文和專利署名不當的學術不端行為”。

  對于學術工作者來說,論文署名不是小事,不僅意味著學術的榮譽與責任,更事關評獎、評職稱等切身利益。但在現實中,時常有人辛苦寫完論文,在署名階段卻被別人“摘了桃子”。沒貢獻還“硬蹭”署名、貢獻不夠卻強行“升咖”……論文署名,為何成了“權力的游戲”?

  論文應該如何署名?

  誰有資格在論文中署名?這個問題學術界早已有共識,即要對論文有“實質性貢獻”。說來簡單,可在論文的撰寫中,如何界定“實質性貢獻”呢?

  目前,國際學術界通行署名規則采用的是由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1985年以來提出并修訂的“四項貢獻標準”,我國在2022年頒行的《科研失信行為調查處理規則》(以下簡稱《規則》)中同樣參考了該標準,即:

  一、對論文的構思或設計有實質性貢獻,或采集、分析、解釋數據;

  二、起草或者深度修改論文重要的知識內容;

  三、參與最終版本的確定,并知情同意論文投稿;

  四、同意對工作內容負責,以確保能回復調查,以及解決與研究工作準確性和誠信有關的問題。

  2020年,美國國家信息標準協會在該原則的基礎上,制定了“貢獻者角色分類(CRediT)標準”,將論文貢獻進一步詳細劃分成14類,比如:總體構思、數據管理、規范分析、資金獲取等等,國內外有部分期刊也采用該標準。

  圖片來源:《科研誠信建設背景下貢獻者角色分類(CRediT)標準解讀及應用建議》

  不過,據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喬錦忠介紹,在實際操作中,在這些基礎性的原則之外,不同的研究領域中也保留了一些約定俗成的署名習慣。比如在理論物理、數學界,由于理論的貢獻程度比較難衡量,作者署名通常按字母順序排列。

  署名為什么容易亂?

  盡管對于論文作者的署名,國內外學術界均有明確的指導標準,但“搶”署名、“蹭”署名現象仍不時發生。

  首先,有受訪學者介紹,目前論文署名的原則性說明,多為寬泛表述,在具體操作層面仍有待細化。尤其在跨學科合作或大型科研項目中,面對幾十乃至上百人的科研團隊,如何評價每個人的“實質性貢獻”并對此排序,缺乏普適的量化標準。

  “比如,在實驗室培養制度環境下,項目是導師申請過來的,儀器設備材料是導師提供的,研究方向是導師確定的,論文是導師把關的,盡管文字部分是學生完成的,也很難區分,誰的貢獻一定比另外一個人的貢獻大。理科論文署名還可以通過雙第一作者的做法而得到解決,而很多文科成果,只有第一作者才重要,矛盾也會多一些。”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洪成文舉例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院長助理趙精武副教授指出,開放協作的專業化科研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論文署名涉及的“作者貢獻度”標準問題值得關注,尤其是對于如何判斷作者的“實質性貢獻”在具體操作層面有必要進一步明確。

  其次,喬錦忠表示,除了部分研究人員惡意“搶”“蹭”署名之外,更多時候,導師“掛名”“署一作”并非本意。“部分期刊有一些‘潛規則’,不愿意刊登研究生尤其是碩士研究生的文章,或者期刊明確找導師約稿,導師把機會交給了學生。這類情況下,把導師的署名提前,某種程度上是在幫助學生更順暢地發表文章。”

  不過,喬錦忠也坦言,在部分高校、科研單位,對于惡意“摘桃”、“蹭”署名,現有的監管體制仍有待完善。

  高校和科研機構作為第一責任人,其內部監督多依賴于自身的行政部門,對于學術不端行為往往“不告不理”。洪成文介紹,在目前的學術生態中,導師對學生擁有絕對“權力”。學生何時開題、答辯、畢業,科研補貼給不給、給多少,有沒有科研項目,完全由導師直接決定,如果想畢業、有補助,學生自然得聽導師的話。

  因此,面對“學術剝削”“署名尋租”,大部分學生、基層研究人員不會也不敢舉報。即便有人舉報,有些高校也往往會出于對人情、利益的考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2014年,廈門某大學博士生公開指控曾經的論文導師,忽視學生貢獻且不讓其在論文中署名,但后續媒體報道顯示,涉事校方對此“冷處理”;2020年,上海某高校甚至被曝出集體造假,一篇論文署了13個名字,其中還有與論文所涉專業無關的行政人員。

  作為發表論文的“把關人”,期刊方面對論文署名也往往只限于形式審查,如作者的工作單位、聯系方式等。某科技期刊編輯小葛(化名)指出,“編輯終究是外人,像論文貢獻度這些問題,屬于作者內部的共識”“他們商量好了,對外怎么說都行”。

  科學要“求真”

  正如喬錦忠所說,由于學術活動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自由度,對于論文署名亂象的治理,并不容易,少不了多方共同參與。

  首先,署名標準需要細化。北京某高校博士生導師方達(化名),長期從事科研誠信研究,據她介紹,目前我國學術界正在細化相關規則,比如2022年發布的《負責任署名——學術期刊論文作者署名指引》,進一步明確了署名的最低要求,厘清此前模糊的“通訊作者”的定位、跨學科研究出現“共同第一作者”該怎么處理等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李奇常年從事高等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他也指出,學術組織、專業團體、研究立項或科研經費分配等機構可以更積極作為,提供相應的學術規范引導,包括什么是好的學術行為和操守、如何在實踐中遵循這些行為操守、研究生或本科生應該滿足什么前置條件,才能夠獲得參與科研活動的資質等等。

  其次,增加對論文署名的審查、監督環節。目前科技部已經嘗試通過智能檢測工具,主動監測可能存在的論文學術不端行為;部分高校、科研單位也在內部主動進行倒查,要求署名作者提供實際貢獻說明,有的機構還推出“預公示”制度,在論文發表前對內確認署名。

  期刊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院長助理趙精武副教授建議,建立規范且標準的“貢獻說明”制度很有必要,現在部分期刊在文章正式發表前會要求署名作者提供“實質性貢獻”的說明。

  對于已經被舉報的涉“署名不當”等行為,李奇建議,要提升學術監管的專業性和透明度,“比如按照對論文成文貢獻的百分比計算, 署名的排序就會更簡單;按照有沒有參與文章的寫作來考量,是否有權署名也會更簡單。”

  他認為,除了研究人員的工作單位,高校、科研機構需要參與調查外,科研項目的資助方也可以獨立參與調查,互相印證結果;同時,高校、科研機構、政府機構等各層級應該建立相應的報告制度,將調查處理結果公開發布,以便于公眾監督。

  此外,懲罰力度也需要加大。2022年,科技部等部門發文,對“無實質學術貢獻署名”等科研失信行為,列出通報、撤職等系列處置措施, 還新增“記入科研誠信嚴重失信行為數據庫”,有關部門將對進“黑名單”者進行聯合懲戒。中科院也多次發文強調對“榮譽性、饋贈性、利益交換性署名或夾帶署名”等不當行為“零容忍”,嚴重違規者將“終身追責”。

  “要對典型案件進行嚴肅處理,在事實清楚的情況下,不僅可以動用行政管理手段,拿續聘與否與此掛鉤,進行威懾,而且還可以訴諸法律程序,還公平于學生。”洪成文說道。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重視誠信的學術風氣,讓學術界自發形成重視聲譽機制。喬錦忠指出,“學術界是一個沒有警察的社會,要靠聲譽維持”“如果一旦被證實學術不端,學術生命就終結了,這會是很嚴重的懲罰。”

  因此,此次“本科生發表14篇sci論文”事件中,涉事研究人員被撤職、取消導師資格等,就是個很好的警示。只有當亂署名、搶榮譽遭嚴懲,規范署名、尊重他人貢獻成為學術工作者共識,署名亂象才能從根源上得到治理。

  論文署名不是小事。知識的貢獻者應該拿到應有的認可,學術應該回歸純粹。畢竟別忘了,科學的初心是“求真”。

投稿郵箱:qingjuedu@163.com
相關推薦
反游戲成了好生意,“救救孩子”還是“宰宰家長”?
反游戲成了好生意,“救救孩子”還是“宰宰家長”?

原標題:反游戲成了好生意,救救孩子還是宰宰家長? 值得警惕的是,短視頻

原創觀點8小時前

高考狀元,是清北里最痛苦的存在
高考狀元,是清北里最痛苦的存在

原標題:高考狀元,是清北里最痛苦的存在 名校生的選擇,其實比普通小孩更

原創觀點8小時前

考場之外,那些未完成的“自考夢”
考場之外,那些未完成的“自考夢”

原標題:考場之外,那些未完成的自考夢 在高考這座獨木橋外,自考為很多人

原創觀點2025-07-21 20:38:52

花1780元考陪診師證卻無單可接,學員質疑:訂單都去哪
花1780元考陪診師證卻無單可接,學員質疑:訂單都去哪

原標題:花1780元考陪診師證卻無單可接,學員質疑:訂單都去哪兒了? 在社交

原創觀點2025-07-21 20:27:25

福耀科技大學616分碾壓985!曹德旺給高校巨頭們上了一
福耀科技大學616分碾壓985!曹德旺給高校巨頭們上了一

原標題:福耀科技大學616分碾壓985!曹德旺給高校巨頭們上了一課? 廣西招考

原創觀點2025-07-20 20:15:30

高考狀元的初中物理提分秘籍:3點助你物理逆襲尖子生
高考狀元的初中物理提分秘籍:3點助你物理逆襲尖子生

原標題:高考狀元的初中物理提分秘籍:3點助你物理逆襲尖子生! 一、靜心鉆

原創觀點2025-07-20 20:12:47

山東一考生北大高分錄取,變家庭社死現場,親戚群集
山東一考生北大高分錄取,變家庭社死現場,親戚群集

原標題:山東一考生北大高分錄取,變家庭社死現場,親戚群集體酸葡萄發言

原創觀點2025-07-20 20:11:34

如果孩子的數學成績處于中游,這些提升秘訣建議必看
如果孩子的數學成績處于中游,這些提升秘訣建議必看

原標題:如果孩子的數學成績處于中游,這些提升秘訣建議必看! 如果孩子的

原創觀點2025-07-20 20:10:53

2025高考狀元代易瓚李銘塵學霸心法:學習的本質就是極
2025高考狀元代易瓚李銘塵學霸心法:學習的本質就是極

原標題:2025高考狀元代易瓚李銘塵學霸心法:學習的本質就是極致的重復 初學

原創觀點2025-07-19 15:16:53

初三班主任揭秘:初一新生這個暑假抓住3個點,初三能
初三班主任揭秘:初一新生這個暑假抓住3個點,初三能

原標題:初三班主任揭秘:初一新生這個暑假抓住3個點,初三能早睡一小時 前

原創觀點2025-07-19 15:1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