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專家答紅星新聞:不要下載一個心理量表作評估,就給孩子貼抑郁癥標簽 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5月3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
原標題: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專家答紅星新聞:不要下載一個心理量表作評估,就給孩子貼抑郁癥標簽
“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5月3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共促兒童健康成長有關情況。會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主任醫師江帆回答了紅星新聞記者關于家長和老師如何早期識別兒童青少年的心理行為問題的提問。
江帆強調,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不是突然一下子出現的,有一個逐漸發展演變的過程。針對兒童青少年的心理行為問題,早期識別非常重要,早期識別就可以早期干預、早期恢復。

江帆表示,家長和老師接觸兒童青少年時間最長,也比較了解兒童青少年,所以她推薦首先對兒童青少年開展日常行為觀察和評估,有兩個方面:第一是做自身的前后對比,即觀察和比較當前的行為和既往的行為是否有明顯差異;第二是與學校或者周邊同齡孩子比較。
江帆說,如果行為異常表現持續時間較長,達數周甚至數月以上,甚至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人際關系等,就說明孩子正在受到心理問題的困擾、行為問題的干擾。
對于現在很多家長用網上的心理行為量表作評估,江帆表示,醫生在臨床上也用這些心理行為量表進行篩查,但它只是一個初步的篩查,也只是反映了兒童青少年過去一周左右的狀態,不能用作診斷,所以“千萬不要拿這樣的量表給孩子貼標簽”,例如抑郁癥。診斷需要到專業機構。
江帆也注意到,現在經常出現一些關于兒童青少年抑郁患病率的報道。她澄清說,抑郁情緒、抑郁癥狀和抑郁癥是三個不同層次的概念。
據介紹,抑郁情緒是每一個人正常的情緒波動,如考試考得不好、跟同學相處有矛盾、平時感覺壓力大都可能引發抑郁情緒。抑郁情緒本身通常不會對學習和人際關系產生顯著影響。
抑郁癥狀可以表現為心情低落、焦慮煩躁、認知消極、睡眠紊亂,有些還會出現軀體癥狀。抑郁癥狀會輕度影響孩子的社交和學業功能,通過積極的干預、主動的調節,很多可以恢復到正常的水平。
“而抑郁癥就不一樣了。”江帆說,抑郁癥是疾病,醫學上通常稱為障礙,往往是抑郁癥狀比較嚴重,持續時間至少兩周,而且顯著影響人際交往和學校表現。如果家長、老師懷疑孩子患上抑郁癥,應該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不能僅憑自己下載一個量表來判斷。
江帆還強調,家長要預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還是要多陪伴孩子,多傾聽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勇于表達,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同時,家長也要注意疏導自己的情緒,家長的情緒好了,跟孩子的溝通就會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