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_国产精品无遮挡_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_久久青草伊人_日本高清不卡视频_国产精品视频资源_美女精品导航_欧美精品18videos性欧_中文字幕高清不卡_国产精品高清网站

北京大學,將全面取消績點!能否告別 “內卷”?
來源:搜狐 發表于2025-07-27 15:20:12 編輯:時寒峰
摘要: 原標題:北京大學,將全面取消績點!能否告別 內卷? 昨日,有網友在小紅書發文討論北大的績點改革。據不同網友發文顯示,7月25日,北京大學在校內

  原標題:北京大學,將全面取消績點!能否告別 “內卷”?

  昨日,有網友在小紅書發文討論北大的績點改革。據不同網友發文顯示,7月25日,北京大學在校內網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本科學業評價工作的通知》,內容包括:從2025級學生起,在各類含有學業評價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績點;課程考核成績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級制進行評定和記載(等級制成績不換算成績點);不再設置指導性課程成績優秀率指標……

  為了鼓勵學生勇于探索,開展跨學科學習、修讀挑戰性較強的課程,該通知還提到:學生可在公共基礎課程(部分)和專業課程包以外的課程內選擇1門課,以“合格制(P/NP)”方式記載成績。(成績合格即可取得該門課程學分)

  種種措施降低了一兩分可能對學生產生的巨大影響,學業容錯空間更大。

  相比此前北大生命科學學院的試點改革,這次績點改革更為全面,更加細致。

  早在2022年,北京大學就推出了《生命科學學院等級制成績評定方式試用方案》,取消績點制,實行等級制。提到改革初衷,生科院老師認為:“一門課程,如果能考到85分以上,我們認為從知識掌握上已經足夠好了,沒有必要再花很大的精力達到95分以上。”

  北大官微今年2月的一篇文章《推動“去績點化”改革,他獲得北大教學成就獎》,介紹了獲得北大教學成就獎的王世強教授推動“去績點化”改革的歷程。其中提到:三年時間過去,去績點改革推進后的變化開始有了群體性顯現。學生們普遍反饋在卷績點、卷記憶性學習上花費的時間減少,不再“被捆綁在成績的戰車上”,更多的精力釋放出來,也能早早投在科研工作或興趣所在。

  績點,是每位大學生繞不開的話題,從評獎評優到保研申請、出國深造,它是“向上”之路的“硬通貨”。然而,隨著績點的權重被不斷壘高,“一門課,上兩次,只為了刷新小數點后的兩個數字”——“卷績點”成了見怪不怪的常態。

  “卷績點”的大學生們

  提到大學的學習成績,離不開績點,這也是目前高校用于評價學生學業表現的關鍵指標。同濟大學教育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分析,全國高校之所以普遍采用績點制,最初是為了方便不同學校、專業的學生考評學習效果。如今,績點在學業評價之外,還承擔了部分篩選功能,影響到評獎評優、保研、出國深造等。

  例如在“廝殺”最為激烈的保研戰場上,以0.01分微弱優勢勝出和0.01分惜敗的案例屢見不鮮。部分高校在接收推免生工作辦法中也明確指出,申請條件是專業成績和綜合素質排名均在本專業“名列前茅”,而名次的參考依據之一,便是績點。

  某985高校2025年接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工作辦法

  由此引發的后果,是許多懵懂新生尚未明確自己的志趣,學術能力也未得到充分培養,頭頂卻已懸起了績點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因此,很多同學被迫從大一開始就搜集信息,為自己的績點之路制定“升級模式”。

  “原本老師要求的一兩頁報告,有的大一學生會寫上十幾頁”

  “耗費很多精力討論實驗報告的排版、實驗步驟,死摳細節”

  “經常問學長學姐,哪門課好過、給分高,以至于某些很重要的課無人選,一些水課卻有很多人”

  “為了前三年的績點相對更高,硬生生將一些難度較大的硬課留到大四再修”

  ……

  這是部分學生追逐績點的現狀,也是當代大學生內卷的縮影。

  當一切比賽項目、活動、志愿與分數鏈接,就會很自然地戴上枷鎖,雖然它確實給學生指明了什么是好的方向、什么事是應做的,但“量化評價”也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事件本身的意義,能否學到東西、是否屬于自己的興趣范疇,已經成了排名最靠后的影響因素。

  “績點本來是為了評價學生某一階段的學習效果。但在單一結果導向和評價體系下,績點卻異化成了唯一的評價標尺。”福耀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徐飛發現,這一定程度上催化了部分高校學生拼命搶“水課”的怪現象。“大學生都是成年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心理。”徐飛說,“績點為王”的現象也在引發教育界思考,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學習觀,在校園重塑良好的學習風氣。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世強也認為:“如果一個學生長期習慣于刷題和尋找‘通關秘籍’,就會不習慣發現問題與分析問題,不習慣解決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而這,并非大學培養人才的初心本意。

  “卷績點”的背后

  2024年年初,清華大學教授甘陽在接受采訪時說:“大學越來越像工廠,院系像生產車間”,這一言論引起網友熱議。甘陽教授還談到,大學內部的評價系統和內卷連在一起,迫使學生疲于奔命,導致學生不停地忙碌。

  學生卷績點的背后,是學生學業評價體系的標準化和單一化。

  我國最早引進學分績點制是1919年,由時任南開校長的張伯苓在南開大學實施,后中斷至1985年重新倡導。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高校陸續將績點制配套到學分制的教學管理體系當中。

  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要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實行學分制和雙學位制。績點作為學分制的配套工具,也逐漸在高校中推廣開來。績點制在高校各項管理中被越來越廣泛地使用,除了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之外,還影響著學生評獎評優、推薦免試研究生、海外升學、就業等。

  單一的學分績點制實行多年的結果是,不僅高校用于量化學生表現,社會同樣接受這一標準。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和職業競爭日益加劇。經濟的不確定性使得學生對未來充滿焦慮,學生希望通過高績點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以便在就業市場上獲得更多的機會和優勢。

  經濟的不確定性也導致了社會對高學歷和高績點的過度追求。許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往往將績點作為篩選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進一步加劇了學生對績點的追逐,內卷現象愈演愈烈。

  解放“內卷”的分數改革

  怎樣打破“唯績點”怪圈?高校在思考,也在探索。

  2015年,清華大學將百分制變為等級制,以等級對應績點數值,例如,“A+/A/A-”均映射4.0的績點,“B+”對應3.6的績點,既弱化區分度,又確保學生拿到相應的績點成績。”2019年,清華大學又發布了GPA改革方案,提出“教務部門尊重教師的學術判斷,不在成績評定工作中設置指導性的優秀率指標。”2024年9月,清華大學篤實、秀鐘兩大書院宣布,大一年級秋季學期成績不計入GPA的計算,所修所有課程的成績,在成績單上會如實記載,便于學生掌握自己的學業情況,但對獎學金評定、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不產生影響。

  華東師范大學也是國內較早推行等級制記分方法的高校之一,本科生的成績記錄方式保留百分制、五級制和三級制,由院系和任課教師根據課程重要程度和教學要求進行選擇,但是最終成績轉換為等級制。

  作為全國最早實行學分制的高校之一,復旦大學一直因將A類嚴格控制在30%以內飽受詬病。2024年6月,復旦教務處發布了新修訂的《本科生成績記載規定》,給予學生16分的“試錯空間”,這部分課程成績不計入績點計算;不卡比例的最大績點從以前的3.3提高到了3.7;擴大了A-等級的賦分范圍,且每個等級的績點不再固定,而是有了動態范圍,以此來保證連續正態分布。

  復旦大學新績點方案實施后實際績點換算圖(圖源:復旦青年)

  對于北大此次從2025級學生開始推行等級制、取消績點,眾多網友點贊“挺好的”“可以更放心選課了”,也有部分網友呼吁自己所在的高校借鑒。

  當然,等級制改革同樣也帶來了一些擔憂,有人憂慮將帶來跨專業、跨校乃至跨國認可的問題;有人提出等級制有更多的并列名次,可能帶來新的內卷形態。

  “我并不贊同高校完全取消績點制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在樊秀娣看來,如果對學生的考核評價體系沒有全面改革,依舊采取“量化指標加一加”的方式評價學生,那么從績點制換到等級制,等于換湯不換藥。高校用等級評定代替過去的精細化打分,其積極意義在于讓部分學生不需要再為了總成績提高一兩分而陷入“內卷泥潭”,但也不能將此舉簡單理解為采取相對模糊的評分體系就一定有利于國家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還有專家建議,可在現有學業評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學生評價體系,包括對獎學金、保研資格、就業等配套評定和考核標準進行同步優化。學校和教師應當從“結果導向”轉向強調“過程評價”,而要做到這些,高校任重而道遠。

  不過,對于高校來說,從百分制、績點制到等級制,以“粗線條”的成績替代過細的成績,是探索多元化人才評價體系的積極一步,也傳遞出一個鮮明的信號:降低評價的精度,淡化排名、弱化競爭,成才的方向多種多樣,大學生不該被困在一個賽道上“卷”分數。

  另一邊,對績點逐漸祛魅后,不少學生放下“內耗”,轉而向內提升。有學生坦言,不再糾結“一分一毫”的差別,可以騰出時間聽講座、參與社會實踐……大家好像越來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也有余裕去思考向上攀登的終點是什么。

  其實,無論是選擇勇爭績點,還是跳出“桎梏”尋找自我興趣,是為了數字而去行動,還是為了意義和價值而去追尋,選擇權一直在我們自己手里。

投稿郵箱:qingjuedu@163.com
相關推薦
高考狀元 721 分高分秘籍首公開:各科學習方法干貨分
高考狀元 721 分高分秘籍首公開:各科學習方法干貨分

原標題:高考狀元 721 分高分秘籍首公開:各科學習方法干貨分享 在千軍萬馬過

原創觀點2分鐘前

高考后“全民富養”走紅網絡,是時候告訴孩子生活的
高考后“全民富養”走紅網絡,是時候告訴孩子生活的

原標題:高考后全民富養走紅網絡,是時候告訴孩子生活的真相了 高考結束,

原創觀點8分鐘前

青春期孩子從叛逆躺平到懂事上進,取決于父母意識覺
青春期孩子從叛逆躺平到懂事上進,取決于父母意識覺

原標題:青春期孩子從叛逆躺平到懂事上進,取決于父母意識覺醒和共情溝通

原創觀點9分鐘前

北京大學,將全面取消績點!能否告別 “內卷”?
北京大學,將全面取消績點!能否告別 “內卷”?

原標題:北京大學,將全面取消績點!能否告別 內卷? 昨日,有網友在小紅書

原創觀點10分鐘前

帶娃工作兩不誤, 如何一次性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
帶娃工作兩不誤, 如何一次性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

原標題: 帶娃工作兩不誤, 如何一次性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 在職人員考教師

原創觀點2025-07-25 21:03:42

首招分數趕超985,“新大學”憑啥成河南考生“新寵”
首招分數趕超985,“新大學”憑啥成河南考生“新寵”

原標題:首招分數趕超985,新大學憑啥成河南考生新寵? 2025年河南高考結束后

原創觀點2025-07-24 18:46:32

反游戲成了好生意,“救救孩子”還是“宰宰家長”?
反游戲成了好生意,“救救孩子”還是“宰宰家長”?

原標題:反游戲成了好生意,救救孩子還是宰宰家長? 值得警惕的是,短視頻

原創觀點2025-07-23 20:53:41

高考狀元,是清北里最痛苦的存在
高考狀元,是清北里最痛苦的存在

原標題:高考狀元,是清北里最痛苦的存在 名校生的選擇,其實比普通小孩更

原創觀點2025-07-23 20:51:55

考場之外,那些未完成的“自考夢”
考場之外,那些未完成的“自考夢”

原標題:考場之外,那些未完成的自考夢 在高考這座獨木橋外,自考為很多人

原創觀點2025-07-21 20:38:52

花1780元考陪診師證卻無單可接,學員質疑:訂單都去哪
花1780元考陪診師證卻無單可接,學員質疑:訂單都去哪

原標題:花1780元考陪診師證卻無單可接,學員質疑:訂單都去哪兒了? 在社交

原創觀點2025-07-21 20:2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