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給學生減負
摘要: 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2019年7月9日新華網)
此舉一出,許多家長拍手叫好。一些學校要求家長必須監督孩子做作業,檢查準確無誤后再簽字,還有一些老師沒有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布置的作業甚至連家長都無法完成,更別提小學生。“學生作業”成了“家長作業”,有些家長叫苦連天。

何為“學生作業”?學生作業布置的目的應是讓學生溫習一天所學知識并完成自主預習,以便更好更快地學習理解知識。作為撫養教育子女的學生家長,配合學校老師、輔導孩子作業雖是分內之事,但一些學校和老師過度強調家長的參與。有些家長工作忙碌一天之后,回家還得面臨大量高難度“學生作業”,為了孩子,又得竭心盡力,苦不堪言,甚至產生家庭矛盾。這就使得“學生作業”變了味道,成為布置給家長的“作業”。
如何使“學生作業”回歸本質,關鍵在于理清學校、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學校、老師發揮好培養學生應盡的責任,家長履行教育子女應盡的義務,厘清責任界限。學校包括老師在內布置學生作業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合理且不過重;家長在有余力的情況下配合學校,督促子女認真完成作業。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不讓“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給廣大家長減負,這絕不是否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而是回歸教育內在本質的糾偏之舉,為孩子的學習成長鋪設更好的道路。(文/張一)
相關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