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打開青少年模式,營造良好網絡環境 為繼續深入推進青少年網絡防沉迷工作,近日國家網信辦統籌指導六間房、花椒直播等24家網絡直播平臺和搜狐視頻、
打開“青少年模式”,營造良好網絡環境
為繼續深入推進青少年網絡防沉迷工作,近日國家網信辦統籌指導六間房、花椒直播等24家網絡直播平臺和搜狐視頻、百度視頻等9家網絡視頻平臺統一上線“青少年模式”。截至目前,國內共有53家平臺上線“青少年模式”,網絡防沉迷工作基本覆蓋國內主要網絡直播和視頻平臺。(10月15日 北京青年報)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電腦、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青少年上網也已成為普遍現象。數據顯示,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1.69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3.7%。從生理和心理層面分析青少年這一時期具有特殊性,他們對網絡世界有強烈的好奇心,但自我管控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容易產生網絡沉迷現象。

近年來,未成年人因沉迷網游、不良直播傷害身心健康,引發社會高度關注。青少年正處在價值觀、社會觀和世界觀成型的關鍵時期,必要的引導和管理工作很關鍵,開展青少年網絡防沉迷工作刻不容緩。
據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最近上線的網絡平臺“青少年模式”更加注重功能限制和專屬內容建設,統一運行模式、統一功能標準,關閉部分功能,在線時常受限,僅推薦合適青少年觀看的內容,確保“青少年模式”下的內容池更健康更有益。對于推動內容的篩選,相關軟件的負責人表示成立未成年人內容評級團隊,并專門制定了未成年人審核標準及應急機制。在精選青少年課程知識、科普類等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生活實用技能、休閑類等寓教于樂的精品內容。
但當前的網絡平臺“青少年模式”依賴于家長的自主選擇,如果監護人不重視,防沉迷系統的作用將會大打折扣。所以青少年網絡防沉迷疏導大于限制,家長和老師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引導他們學會自律。
預防和干預青少年沉迷網絡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學校和家庭要肩負起教育引導的職責,互聯網企業也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全社會形成共同參與青少年網絡保護的良好氛圍。 (付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