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潘欣:疫情影響下教培行業的現狀與未來 Q:疫情對面授培訓機構影響會多久? 潘欣:短期主要看各地公立學校的復課時間,去推算面授機構線下
原標題:潘欣:疫情影響下教培行業的現狀與未來
Q:疫情對面授培訓機構影響會多久?
潘欣:短期主要看各地公立學校的復課時間,去推算面授機構線下營業時間。基本學校復課一個月后,如果沒有學生感染,才會允許培訓機構重新開業,否則不太可能開業。

按照張文宏教授的預測,如果秋冬季,十一月份疫情復發,不排除公立學校重新停課,培訓機構也要繼續停課。對于面授機構很重要的一點是,無論公立校開不開課,都需要把自身的線上能力增強。我認為,在未來兩三年內,哪怕救急都離不開在線服務。
像旅游業、電影業,最終的服務和產品的遞交完全依賴線下,受疫情影響更大;而教培行業可以靠互聯網的方式遞交服務,相對來說比較幸運。但是很多中小面授培訓機構以及一些特定業態,比如托管、托育,沒法線上化,在疫情中不太樂觀。
作為創業者,需要對疫情的影響和自身現金流狀況有清晰的認識,需要壯士斷腕就斷,別死扛著。很多機構都在透支預收款,一旦現金流完全斷了,沒法退費,又會造成負面的社會影響,對整個教培行業影響很大,加劇對教培行業的進一步管制。
對于需要關門的地面培訓機構,如果現在有錢發工資、退費,該發的發,該退的退。未來東山再起的時候,在當地保有足夠好的口碑,再招生肯定沒問題。
Q:疫情對線上教育的利好程度有多大?
潘欣:疫情對線上教育的發展有很大推動作用,但不等于在線教育機構的勝利。
疫情期間免費送課程獲客,我覺得這種玩法不是普適的,對絕大多數在線機構都不適合,包括一些線下培訓機構。因為即便免費送課,也要爭奪流量,需要花很多市場費用,哪怕現在獲客成本降低,但是撒進去錢的總數比過往更多,整個毛利都是負的,只能指望未來的轉化正價課、續班;如果后臺能力跟不上,續班率差,就有可能讓現金流直接斷掉。
整個疫情期間,機構猛砸廣告的原因:一,搶占地盤,有更大的市場占有率;二,為融資服務,確保現金流不斷。但是幾個頭部公司砸進去的錢太猛,中小型的在線機構再砸錢進去,很難融到資。
從猿輔導融資十億美元來看,K12 在線領域融資趨向頭部集合,第二、第三梯隊未來缺少競爭力,疫情結束后會倒閉不少。因為它的忠實用戶太少,所以生存能力比面授機構還差,而且現金流非常緊張。
Q:對一些機構來說現在并購線下機構是不是最好的時期?
潘欣:線下、線上機構沒有并購價值。教育行業以人為本,買的團隊留不住,學員也跟團隊走了。教育行業目前來看也就樸新的并購模式,但是它的模式比較激進,本身就把原來的團隊換掉了。不成立的是,又想留著團隊,又想買過來,最后得到的可能就是一個空殼。
Q:疫情下,三四線的教培機構未來的出路在哪里?
潘欣:扎根本地,踏踏實實做好本地學員的教學服務。原來東方優播選擇去三四線城市,是尋求一個比較優勢,因為三四線很多培訓機構都沒有服務標準和能力,基本上以講課為主;東方優播用新東方標準化服務體系,加一些新的老師,可以在不少城市做超過當地培訓機構體驗的教學服務。
Q:您怎么看疫情期間的面授培訓機構轉 OMO 模式 ?
潘欣:現階段絕大多數機構選擇 OMO 都是應急用的,去解決寒假課耗、春季的招生。
核心問題是創始人對 OMO 的認識,我相信有很大一批面授機構的創始人就是應急用,疫情結束后就會扔掉線上,這樣未來肯定會有很大問題。再遇到這種黑天鵝,又該怎么辦?所以,疫情反而是一個契機,把線上化能力打造出來,哪怕沒那么強,但是未來可以不備之需。
Q:線上 K12 的核心競爭力在哪些方面?
潘欣:目前來看,在同質化競爭下,最大的核心能力是融資模式。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雖然是同質化競爭,但每個公司在環節都有差異,比的是細節上的差異。但是,能否成為核心競爭力就難說了。
Q:云和 5G 對教育行業的推動作用如何 ?
潘欣:云的推動作用是一個基礎設施能力。5G 在未來會有推動,但短期內對教育沒有什么推動作用。因為從互聯網的發展歷史看,新技術肯定先應用于娛樂行業等等,新技術和人才不會先和教育行業匹配。
Q:字節跳動、快手在教育上走的路徑有什么不同?
潘欣:快手和頭條系教育路徑有很大差別。疫情發生之后,快手給教育行業直播、視頻導流量,是平臺化的運營模式。頭條自己內部孵化了幾十個項目,肯定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但是做教育和做純互聯網有很大差別,頭條可以靠內部孵化做抖音;對于教育來說后端服務很重,互聯網的輕后端孵化模式很難匹配到人力資源支持后端運營。
從工具角度出發,工具在未來變現又是另一個問題。從 2013、2014 到現在,教育工具變現效率都很低。
Q:您對很多培訓機構選擇在快手做教育有什么看法 ?
潘欣:如果做快手,一定要 ALL IN。快手上的教培內容,無論線上、線下課程和傳統的風格差別很大。對一個公司來說,兩頭都顧著很難,我覺得要么就 ALL IN ,要么別做。
如果從引流角度來說,快手上的轉化率不會很高,快手相當于一個體驗課,如果體驗課和正價課差異很大,轉化率不會特別理想。要看快手是不是適合所有賽道去做,如果 ALL IN,不同機構還需要再研究。
Q:最近很多公司都涉水 K12,您判斷還會有互聯網巨頭殺進來嗎 ?
潘欣:百度應該不會,釘釘應該會進來。因為釘釘在疫情中獲利良多,可能從阿里的角度也會重新看待教育業務。
Q:疫情下,線上業務增加,學而思,新東方線下、線上互搏怎么辦?
潘欣:只能自然成長,用戶群的重疊度沒那么高。未來隨著線上用戶量增大,用戶重疊度更高,互搏的真實問題就會出現,對一個公司來說不同階段有不同側重業務。從線上落后線下,到線上追上線下,再到線上超過線下,不同時期創始人會想不同方法、策略去面對這個問題,很難一概而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