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吳文輝:有茶無劍再不涉及網文圈的紛爭 把閱文徹底交給騰訊后,網文教父吳文輝發了一條朋友圈,自陳了一段功績之后說,天下無不散之宴席,
原標題:吳文輝:有茶無劍再不涉及網文圈的紛爭
把閱文徹底交給騰訊后,網文教父吳文輝發了一條朋友圈,自陳了一段功績之后說,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從此以后就要去 " 面向大海,讀書看花 ",有茶無劍,再不涉及網文圈的紛爭。
吳文輝卸任閱文集團聯席 CEO 后的朋友圈
按官方說法,吳文輝等高管是 " 榮退 "。要是在幾年前閱文剛上市時,這或許成立,但在網文市場戰況正激的現在,豺狼虎豹環伺左右,不管怎么說,這個時機離職都談不上 " 榮退 " 一說——仗還沒打完呢,三軍統帥先撤了?

這也不怪圈子內外流言紛飛,大家紛紛說吳文輝是第二次出走,是七年前在盛大文學時的昨日重現。不過,他這次似乎已經心灰意冷了。
吳文輝創業近二十年,除了在資本巨頭之間長袖善舞,建立起一個龐大的網文帝國,更重要的是,他是網文付費模式的開創者和旗幟人物,這也是吳文輝養活了一大批草根網文作家而舉足輕重的原因。如果不是吳文輝和起點中文網,中國網文的繁榮恐怕要整體推遲五到十年。
但他也無疑是一個固執不易變通的人,否則便不會有從鼎盛時期的盛大文學出走事件,更不會有今天被騰訊視為 IP 發源地的閱文集團。
在閱文集團月度付費用戶達到 2017 年 1180 萬的頂峰之后,這一網文付費模式最關鍵的指標就開始連年下滑。到 2019 年,閱文集團的月度付費用戶數為 980 萬,付費用戶比率為 4.5%。同時,閱文集團收入結構中,版權運營首次超過在線服務,占比達到 55.6%。
倒回去看,吳文輝講了多年的付費故事,至少在這個時期,已經越來越講不通了。那么結局也很明顯了,要么變,要么走。
付費大旗
吳文輝及其團隊離職、騰訊程武接任的消息在 4 月 27 日港股盤后正式官宣,而受到此前傳聞影響的市場,早就將其態度和情緒反映在了 K 線圖上——吳文輝的離開,令閱文股價直線上揚。
毫無疑問,資本市場不會念及你曾為多少網文作者帶來收入,不會念及你過去的榮耀和戰功。資本市場看到的是,騰訊終于可以放開手強勢整合閱文了,閱文的一眾經典網文 IP 在離開吳文輝后將發揮更大的價值。
這里面的邏輯是,人們認為,吳文輝是閱文進行免費模式改革的最大絆腳石。
如果說在十年之前,所謂的免費閱讀,還是盜版網文網站吸引流量然后用垃圾廣告變現的代名詞,而吳文輝在職業生涯的前半段,大部分精力都在與之戰斗。
時移世易,同為盛大同仁的譚思亮快速創立趣頭條并在美股上市,隨后又孵化出米讀小說。2018 年底,米讀小說在上線半年時間內一舉攀升到網文閱讀類產品的第三名。2019 年 10 月,米讀小說完成由 CMC 資本領投的 1 億美元 B 輪融資。
米讀小說快速躥升得到認可的原因就是推出了正版網文的免費模式,用戶數據躥升,成為資本和巨頭的新寵兒。隨后,字節跳動旗下的番茄小說、百度投資的七貓小說、盛大背景的連尚文學乃至愛奇藝閱讀等產品相繼用免費模式攪動網文市場。一個新的網文時代已經來了。
變革從來就不是溫柔的。
2019 年 1 月,站在網文作家金字塔頂端的唐家三少在接受采訪時說:" 免費閱讀應該是未來的趨勢。我認為未來的內容就應該是免費的,所有付費可能都是在內容的增值上,就是我們所說的多版權運營上。"
在一些人看來,唐家三少的觀點只是一個常識。但這句話卻在網文作家的圈子里卻是一個異端,引起了激烈反彈。許多頭部網文作者一直信奉吳文輝開創的付費閱讀模式,認為免費閱讀無法聚攏忠實讀者,吸引來的讀者群價值很低。而部分腰部網文作者則直接認為免費模式之下自己將再無收入。
所以,不僅是吳文輝的閱文不愿意選擇免費模式,更是不能。
吳文輝多年來與網文作者圈交往極深,自然形成綁定。他代表網文作家群體的利益,但騰訊想要的是整個在線娛樂生態的繁榮,網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至于其它的閱文集團投資者,他們更加直接,閱文這兩年付費閱讀模式的衰微已經明顯反映在財務報表上,增收不增利,要靠版權運營才能使集團業績得到增長。
而免費閱讀模式的背后是全互聯網下沉理論的流行。無需用戶進行支付綁定和操作,門檻更低,依托于流量暴漲的各大信息流渠道,免費閱讀模式為網文行業吸引來了更多用戶增量。
盤子做大了,這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時,也重新分配了利益格局。如果不作出改變,閱文的網文老大地位就將岌岌可危。
可吳文輝不是最有動力去主導變革的人,無論他自己怎么想,吳文輝都會被視為付費模式的大旗。要鬧革命,就要斬旗。騰訊必須作出行動。
騰訊不容有失
網文免費,孤立地站在網文角度看,確實還存在很多缺陷:網文業的自我造血能力可能會失去;網文作者收入可能會兩極分化;網文質量可能會失去穩定性;相比起流量,作者是誰也會顯得不那么重要。
甚至說,免費模式大行其道,還會對 " 內容為王 " 的理念形成一種打擊和質疑。假如讀者都紛紛拋棄閱讀產品的付費內容而轉向信息流渠道上的免費內容,代價只是多看一些廣告,那還有什么立場說付費內容的質量要遠遠高于免費內容呢?
但是,從整個在線娛樂業、IP 產業鏈的角度看,免費模式不僅把網文變現的來源從讀者改到廣告主,IP 衍生又會把變現的環節后移。閱文集團作為產業鏈上游的 IP 發源地,會被更高層的決策者放到大棋盤里全局考量,以重新擺正它的位置,再針對性地選擇其經營模式。
那么,愿意且有能力去做這件事的,肯定不是閱文自己,而是騰訊。
從 " 泛娛樂 " 到 " 新文創 ",騰訊的 IP 故事貫穿始終,但相比起投入和聲量,收效和市場表現恐怕并不如人意。或許很多人會舉出《全職高手》、《慶余年》的案例來證明 IP 改編的價值,這本身沒錯。但二十年的起點中文網,走到大眾的 IP 如果一只手就數得過來,那實在是難說成功。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騰訊系業務之間的割裂,而由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 CEO 程武接任閱文集團 CEO 的人事調整,則是一次試圖去解決這個問題的努力。
在程武入主閱文后,他已經總攬了騰訊體系里文學、動漫、影業以及游戲的市場推廣業務,我們可以稱之為騰訊的 IP 業務艦隊。
在騰訊內部, 程武雖然不以精通業務聞名,但作為外企背景的職業經理人,他擅長協調和掌控不同資源,尋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并且足夠理解市場情緒和動向。程武做騰訊影業就是奉行 " 不孤立做影視 " 的邏輯,這符合他的背景及集團資源優勢。為此,他很早就希望聯合內外部所有可聯合的產品和平臺。
如果網文還在篳路藍縷的草莽時代,行業的首要任務是積累足夠多的優秀作品,培養足夠多的優秀作者,形成內容庫,或者用流行的話說就是 IP 發源地。吳文輝很出色地完成了這個歷史任務。
而當網文內容和作者都已經有一定的量,也有穩定輸出了,就需要去考慮怎么提高其價值,騰訊的選擇就是程武。事實上,2013 年吳文輝第一次從盛大文學出走前后,陳天橋寄予厚望的盛大文學 CEO 侯小強也肩負著這個歷史使命。
一度,手握盛大文學旗下各大網文平臺的侯小強被稱為 " 中國 IP 第一人 ",他推動了 IP 概念在中國娛樂市場的流行,他也想在盛大體系里完成這個任務。但當時的侯小強就沒能與吳文輝達成一致,吳文輝不僅反對盛大統一賬號體系,同樣也反對過內容免費模式。
陳天橋是非常有前瞻性的互聯網戰略家,他幾乎設計出了一個完整的在線娛樂帝國,但各方面因素使得 2013 年的盛大還遠遠無法完成陳天橋的宏偉藍圖。他也沒能協調好吳文輝與侯小強的復雜關系。
2013 年的盛大已經開始衰弱,手握大量網文作者資源的吳文輝還擁有相當的議價權,并且得到外部資本和包括騰訊在內的巨頭支持。力量均衡的結果就是雙方分家,吳文輝率領起點中文網老班底出走,隨后得到騰訊支持;而侯小強一人無力主持盛大文學,2013 年底,侯小強辭職。
2015 年初,在騰訊的主導下,騰訊文學與盛大文學合并,成立閱文集團,吳文輝出任聯席 CEO,而當時的董事長就是程武。
出任閱文 CEO 后,程武算是達到了迄今為止職業生涯的頂峰。在外界看來,現在的程武就是整個騰訊 IP 戰略的第一出口。也不是沒有遺憾,比如對于 IP 來說很關鍵的騰訊視頻現在還不屬于程武,而 IEG 那邊的游戲工作室大佬們也未見得會給多大的支持——這兩年,相比起國內的 IP,倒是海外 IP 的引入游戲更加成功。
但騰訊必須去押注程武能把 IP 業務真正拉起來,數字內容是馬化騰 " 兩個半業務 " 戰略里的核心業務之一。而內容可分為兩類,以短視頻、信息流為代表的非結構化內容,和長視頻、小說等結構化內容。不得不承認的是,騰訊在非結構化內容的賽道上目前并不占優勢,而且與頭部玩家的差距非常明顯;因此,騰訊無法承受在結構化內容賽道上也逐漸掉隊的任何可能性后果。
現在的看點就是,侯小強沒能在盛大做到的事,程武該怎么在線上娛樂業務更豐富更全面的騰訊體系里完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