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阿恩鄧肯:我們能做的最好的投資就是高質量的幼兒教育 教育,是擺脫貧困的最有效的途徑。你無法想象到:如果世界上沒有一流的教育,人們仍
原標題:阿恩·鄧肯:我們能做的最好的投資就是高質量的幼兒教育
教育,是擺脫貧困的最有效的途徑。你無法想象到:如果世界上沒有一流的教育,人們仍然能取得成功的情景。
我的一生都在從事教育事業:我媽媽為我們所在的芝加哥社區的孩子們設立了一個輔導項目。最后,我掌管了芝加哥的600所學校。隨后我的朋友,巴拉克·奧巴馬,成為了美國總統,他要求我為這個國家制定一項教育戰略。

現在我又回到了芝加哥的舊社區,這個社區在教育方面,卻很糟糕:在與我共事的年輕人中,有高中文憑的人少之又少。大學畢業的人數幾乎為零。甚至許多人已經入獄,盡管他們還非常年輕。
這些經歷教會了我六個教訓。
1.我們能做的最好的投資,就是高質量的幼兒教育。沒有什么能夠比給我們的孩子最好的人生開端更重要的了。芝加哥大學諾貝爾教育領域的獲獎者,詹姆斯·赫克曼發現,用于幼兒教育的投資回報是七比一。換句話說,我們投資于高質量的幼兒教育的每一美元,都可以降低輟學率。
我們必須擺脫“超趕”的教育方式,也就是說,當一個孩子在小學或中學畢業時,遇到了學業上的困難,而為了解決這個困難我只能做一件事,我會把最后的錢用在幼兒教育上。
2.貧窮不是命運。 我們曾試圖解釋,為什么我們的孩子會在生活中苦苦掙扎,我們把它與貧困聯系在一起。是的,一個饑餓的孩子或一個生活在貧困中的孩子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與之搏斗。但經合組織關于學生成績的數據顯示,來自弱勢背景的孩子的表現存在巨大差異。在不同的國家之間,各州之間,甚至是在普通的學校之間,都有著巨大的差異。
芝加哥有600所學校。在這600所學校的學生中,90%都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雖然有些孩子失敗了,但很多都成功了。貧窮永遠不是命運。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須致力于幫助生活貧困的兒童成為他們家庭中第一個上大學的人。我們目前面臨的難題是:如何為每一個孩子創造機會?
3.公平不等于絕對的平等。 如果我們試圖通過給予每個孩子同樣的資源、同樣的教師,來“縮小成績差距”,我們做不到絕對的公平。給每個人同樣的待遇是不公平的。公平就是給每個孩子他或她成功所需要的東西。如果我們平等的對待每個人,我們會讓他們都能接觸到好老師。公平意味著給我們最貧窮的學生最好的老師。
除此之外,當我管理芝加哥社區學校的時候,我們每天給孩子們兩頓飯,有時是三頓飯。如果孩子餓了,就不能全神貫注于代數課上的學習了。
當我重新管理芝加哥社區的學校時,我們每個星期五都會把孩子們送回家,并且帶著一個裝滿食物的背包,幫助他們度過周末。
有時,公平意味著給他們提供眼鏡或為他們提供社會服務,以應對他們生活中的痛苦和創傷。教育的目標不是使一切“平等”,而是使機會和資源公平。這意味著,給每個孩子創造出能夠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獨特才能所需的條件。
4.教師很重要。 我學到了很多關于教師的知識。這里有幾個要點:教師可以改變學生的生活。教師是學生學校經歷中最重要的因素。
哈佛大學教授拉杰·切蒂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了一位好老師對紐約市學生生活的影響。他發現,一個好老師能使全班學生一生的平均收入增加25萬美元。教師改變生活,因為他們不只是提供學習內容。他們還堅信,我們的年輕人有能力擺脫貧窮。好的老師幫助學生為自己設想一個積極的未來。
這意味著我們能做的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優秀的老師。幫助孩子們尋找更多優秀的教師。想想三位好教師對學生的積極影響吧,再想想三位平庸的教師對這些學生的負面影響。
我們已經就班級規模進行了多次辯論。開設小班是一種政治上很受歡迎的做法,而且深受家長們的歡迎。但我認為,教師的素質比班級的規模更重要。我們需要提供更多的薪水,以吸引優秀的教師,給予教師更多的時間從事專業發展也很重要。
家長們來想想這個問題:如果你可以選擇讓你的孩子去找一位平庸但負責20名學生的老師,或者選擇一位負責25名學生的好老師,那么你會選擇哪一種呢?我會選人數多的班級。
當學生數達到30人時呢?你還愿意做這個選擇嗎?我會的。為了讓我的孩子接觸到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我會選擇人數多的這個班級。
關于教師的最后一點是:科技是否會取代教師一直是個爭論的焦點。這種事永遠不會發生。有效的、結合的學習——將課堂作業與教師和技術傳授的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最佳途徑。
在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方面,教師的作用是無價的。他們可以指出我們身上存在的缺點,而這些缺點往往是我們自己看不到的。所以科技取代教師是永遠不會發生的。
5.我們這一代孩子的“工作”是學習。下一代的學習者不會去尋找“工作”——他們會創造就業機會。我們如何選擇培養下一代科技領袖和公民領袖是至關重要的。知識內容永遠是重要的,但對下一代領導人來說,思維方式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他們需要有批判性的思考能力、綜合信息的能力,也需要有對知識的強烈渴望。他們能夠在學習中找到快樂,能夠迎接問題帶來的新挑戰,成為一名終身學習者。這些是孩子們需要的技能。
我們的孩子不需要去死記硬背一些知識。他們對待學習更不能自滿。自滿表現在:他們在一次考試中獲得不錯的成績后,就不再深入學習這些知識。而我們所教育的孩子,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態度。
6.我們可以選擇什么時候競爭,什么時候合作。雖然各國在奧林匹克競技場或商業市場上競爭是合乎規律的,但在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是合作。當我在教育部工作時,我會見了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教育工作者。我從這些教育工作者那里學到的東西是無價的。他們所面臨的挑戰與我們在美國面臨的挑戰相似。我們教育工作者之間互相學習是非常有益的。
我們越是能夠欣然地面對挑戰,談論自己的優勢以及該如何奮斗,我們就越能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正在地球上的某個地方得到解決。我們可以通過合作解決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對我來說,“工作”就是:創造地、集體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