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強迫癥小朋友作業,因字體太工整走紅,網友:這是打印的嗎? 近些年強迫癥人數在不斷攀升,我們周圍很多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強迫癥。一些孩子
原標題:強迫癥小朋友作業,因字體太工整走紅,網友:這是打印的嗎?
近些年強迫癥人數在不斷攀升,我們周圍很多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強迫癥。一些孩子受父母影響也有類似的表現。
很多網友覺得這個小朋友有強迫癥,否則怎么會把字間距都控制得如此精準。他的父母也表示孩子平時非常注意小細節,是個細節控。不僅如此,學習和生活上也強迫自己做些沒有意義的小事,比如吃飯前把碗筷擺放整齊,每副碗筷的間距都要調整半天。

雖然強迫癥是心理病態的表現,但只要父母正確引導,會讓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并因此受益終身。那么該如何引導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呢?
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給他們制定規矩,可以有獎懲計劃,讓他們按照要求完成。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形成習慣,逐步建立起規則意識。制定規則要讓孩子參與進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結合實際情況做些調整。另外,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給孩子起到好的帶頭作用。
定期制定目標能讓人有努力的方向和動力,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學會制定目標并為之努力。堅定的目標能讓孩子的人生充滿斗志,激發他們的潛能。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制定獎勵措施,激發他們的動力,讓他們在內心樹立一個努力的方向。
對于孩子的強迫表現,父母可以慢慢幫他們糾正過來,要采用溫和的方式勸慰,耐心幫他們糾正。家長要正確認識強迫癥,不要采取強硬的態度,避免給孩子內心造成傷害。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規則意識,安撫他們焦慮不安的情緒。情況嚴重的要帶孩子去看醫生,防止他們心理出現問題。
對于輕微的強迫癥行為,其實可以從小加以利用,把這種自我約束能力轉化成自律能力,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規則意識。但要注意別給他們太大的壓力,避免造成內心焦慮,引發嚴重的強迫癥。
為了避免孩子形成嚴重的強迫癥,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有愛的成長環境,凡事不過分苛求。如果發現孩子的強迫癥比較嚴重,甚至對生活造成了困擾,要及時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進行治療,避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