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湖南小伙10年考研8戰清華:失去社交,6年沒進電影院,直言不后悔 2022年12月26日,一年一度的考研大軍結束了自己今年的戰役。 每年的考研,對
原標題:湖南小伙10年考研8戰清華:失去社交,6年沒進電影院,直言不后悔
2022年12月26日,一年一度的考研大軍結束了自己今年的戰役。
每年的考研,對于考生來說,都是一場對自己身心的考驗。

有的人堅持兩三年依然不放棄,有些人準備了一陣子,臨陣逃脫。
在這些考生中,有一個人顯得比較特別,他已經默默地在考研這條路上走了10年。
這是位湖南小伙,除了自己的父母,身邊的親友很少知道他這些年一直在考研。
為了考研,他失去了社交,失去了朋友、戀人,放棄了很多娛樂項目,甚至6年都沒進過電影院。
有很多人想不通,一個人能有幾個10年,為什么一定要執著于考研呢?但是他卻直言不后悔。
12月26日,湖南小伙袁博,結束了自己的第十一次研究生考試,走出考場。
他從2013年開始參加第一次考研,到現在,這樣的考研生活,他過了10年。
每年唯一能放松的時間,就是考研結束后的一個月。
這次考試結束,袁博的父母給他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這得益于袁博難得一次在家鄉參加考試,一家人才能在一起吃上一頓久違的團圓飯。
一開始,袁博是陪著女朋友備考研究生考試,那時候,兩個人的目標學校是江南大學。
江南大學坐落于江蘇省無錫市,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
211工程
”、“
985工程
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被稱為“小清華”。
考研上岸不是件容易的事兒,袁博跟女朋友一起考了幾年,女朋友比他先上岸,如愿考進江南大學。
但袁博自己卻一直與上岸無緣。
考了幾次“小清華”后,袁博突然想到,同樣是備考,考了這么多次小清華,為什么不試試真正的清華呢?
2015年,有了考清華大學的想法之后,袁博來到北京,準備踏下心來,好好準備。
他到了北京之后,開了一家畫室,一邊賺錢一邊備考。
2016年,他去清華大學旁聽了幾節課,感受到了清華大學的魅力和學術氛圍,這更加堅定了他內心的想法:一定要考清華大學。
目標好定,實現可不是那么好實現的。
加上今年,這已經是他第8次沖擊清華的研究生考試了,前面幾次,都還沒有進過面試。
這一次,他有把握考上嗎?如果考不上,他還會再考嗎?
其實,袁博對自己的專業課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如果能進面試,他覺得自己的優勢就能發揮出來。
現在唯一讓他頭疼的就是他的外語。
一開始他考英語,英語不行又換了日語,但日語也一般。
對于這次考試,袁博覺得還可以,如果還是沒能如愿的話,他說他還會繼續。
袁博考了這么多年,本以為他的親朋好友都是知道的,誰知,知道他考研的并不多,在他們眼中,袁博就是一位教畫畫的老師。
這些年,為了備考,袁博把自己的生活空間壓縮的極小,除了上課,就是學習。
沒有社交,也跟很多朋友失去聯絡,甚至是曾經向往的所謂的愛情。
他極少有娛樂活動,已經連續6年沒有去過電影院,
但說起自己考研這10年,他直言不后悔。
“我們不能單純追求物質體驗。備考這么長時間,我得到了很多,自己的專業能力、認知都有了提升。”袁博說。
袁博的父母很支持他,就是覺得他太辛苦了。
袁博自己倒沒有太大的感覺,他說,十年只是聽起來很久,但其實自己的生活一直是在往前推進的,自己平時教畫畫賺錢,備考,只是少了一些隨心所欲的快樂。
但是,
對于一個向上走的有目標的人,沒有快樂又如何呢?
很多人問,用10年的時間考研值不值。
我覺得這不能成為一個問題,這就像你在問,人活著究竟有什么意義一樣,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的。
現在,很多人衡量一個人成不成功的標準都非常的功利化、金錢化。
誰規定,人就不能有點非功利非金錢的目標了呢?
說實話,人沒有錢萬萬不行,但是一味的以金錢為目標,人生是不會快樂的。
最容易讓人快樂的事情,往往都是非功利化的事情。
我曾看過一句話,把它當做了我的座右銘:
人生就是為了夢想和興趣,而展開的一場表演。
舞臺是自己搭建的,想怎么演,就怎么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