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 985博士就業現狀曝光:手握SCI卻當場被拒,聽原因后感覺被羞辱了 九月份不僅是大一新生的開學季,也是應屆畢業生的秋招季,和大一新生滿臉
原標題: 985博士就業現狀曝光:手握SCI卻當場被拒,聽原因后感覺被羞辱了
九月份不僅是大一新生的開學季,也是應屆畢業生的秋招季,和大一新生滿臉欣喜截然不同的是,九月份的大四同學們,臉上總是掛著愁容。
面對當下人才飽和、企業單位縮招的嚴峻考驗,畢業生的臉上早已沒了對新生活的向往,取而代之的是對未來的擔憂:能否找到好工作已經不是他們最擔心的問題,如何在這個人生的岔路口做出正確選擇,才是令他們感到不安的關鍵所在。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對于大四的同學來說,如果選擇考研,就意味著他們沒有那么多的精力為秋招奔波;但若是下決心就業,在求職過程中因為學歷被拒,也是既心酸又無奈。
西交大研究生不滿年薪20w,學歷貶值對名校畢業生的影響越來越大
學歷貶值的罪魁禍首,歸根結底還是擴招,當下的大學生數量,遠超過就業市場的需求,這也就意味著,一批學子注定要被迫踏上“卷學歷”的道路,當本科生以為,自己找不到好工作是因為沒考研的時候,殊不知,無論是名校的碩士生,還是學歷的天花板——博士生,他們的就業也同樣不容樂觀。
網上有一名西安交大制造業專業的碩士畢業生,在秋招的時候體會到了什么是心灰意冷,現在的企業招聘,簡直比考公的考察還要嚴格:不僅挑剔你的本科,還要問你的六級成績,升學途徑是保研還是考研,甚至連高考成績都要一一盤問。
本以為自己的回答都能“亂殺”,可當自己滿足了對方苛刻的條件之后,問及薪資水平卻令男同學大失所望:年薪不到20萬。很顯然,不足20萬的薪資水平在男同學的眼中,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努力。
畢竟那可是西交大的碩士啊,不僅是985的上游,還是C9聯盟的一員,含金量在就業市場,本該是被追捧著的香餑餑,可看了評論區其他畢業生的留言,才知道學歷貶值對高學歷人才的影響有多大!
一名碩士、博士均就讀于西交大的畢業生曝光了自己的求職現狀:專業是熱門的電子信息,學術成功也很出色,一篇SCI-Q1頂刊,一篇CCF-A,這不止是學歷的天花板,學術上也是可圈可點的人才。
結果卻在秋招中被當場拒絕了,對方給出的原因,更是令這名西交大的博士感覺,自己被侮辱了——本科是211大學啊?那很難辦。
在這個本科是211都要被拒絕的時代,本科是雙非的碩士、博士,求職現狀更加慘淡:三十多份的簡歷只投出去了兩份,多數企業知道你的本科是雙非學校之后,直接連簡歷都不要了,而收了兩份簡歷的企業,也未必會錄用你。
有北航的應屆生表示:用人單位問了許多和專業無關的問題,包括但不限于,“你有沒有女朋友?”、“你女朋友在哪里工作?”、“你的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未來考慮在哪里買房子?”等等。
招聘企業看似無關的問題,實則是篩選最現實有效的信息
但這些問題真的是企業“雞蛋里挑骨頭”嗎?其實不是的,應屆畢業生身上有一個缺點:看待問題太片面,在這個社會,企業招聘人才,不只看學歷是非常普遍的。
之所以問這些問題,是因為這些問題在畢業生眼中是無關問題,但在企業眼中,卻都是最現實的問題,甚至比學歷本身更加重要。
首先,用人單位歧視雙非本科,甚至對本科只是211的博士當場拒絕,是因為985、211、普通本科三者之間,學生掌握的資源差異巨大,在科研創新以及工作能力上都有明顯的高低差別。
其次,許多碩士、博士引以為傲的論文,其實對企業自身意義不大,主要還是沾了導師和平臺的光,國內論文水分有多大,用人單位心知肚明,因此論文成不了就業的加分項。
再者,關于對方詢問父母及女友的職業問題,是因為:這些親近關系若是高知分子、或手握一定權力,這才是對企業而言最有力的資源,問在哪里買房子,也是企業想篩選出穩定性大的人才。
最后,關于企業刨根問底地了解高考分數和英語分數,其實原因也很現實,研究生擴招給就業市場帶去了一大批水平一般的碩士生,而高考和英語水平考試,是最難摻雜水分的考試,也是最能體現考生水平的加分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