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有新身份:受聘為香港理工大學榮譽教授
摘要: 原標題:張文宏有新身份:受聘為香港理工大學榮譽教授 張文宏又有了一個新身份。 據微信公眾號香港理工大學消息,5月28日,張文宏走進香港理工大學
原標題:張文宏有新身份:受聘為香港理工大學榮譽教授
張文宏又有了一個新身份。
據微信公眾號“香港理工大學”消息,5月28日,張文宏走進香港理工大學的名師講堂進行演講。在講座活動上,香港理工大學聘請他為香港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的榮譽教授,由香港理工大學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頒發聘書。

黃永德(右)頒授榮譽教授聘任證書予張文宏(左)。
據介紹,張文宏是國際知名傳染病控制專家,專注于傳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診治和防控工作,他還擔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感染與免疫科技創新中心主任以及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系主任。
張文宏在香港理工大學演講的主題是“傳染病演變和人類科技的博弈”。
在演講中,張文宏將人類歷史置于地球生命演化的宏大背景之下。他指出,相對于微生物在地球上數十億年的悠久存在而言,“人類的誕生在整個的46億年里面,它只不過是最后一秒鐘。”在這“最后一秒”的發展中,人類社會的聚集和城市的興起,為傳染病的傳播提供了客觀條件,也開啟了人類與傳染病之間漫長而復雜的“博弈史”。
從1894年香港的鼠疫,到1918年席卷全球的大流感,再到近年的H7N9禽流感、SARS、以及最近的新冠病毒大流行,每一次疫情都是對人類智慧與科技能力的嚴峻考驗。
張文宏認為,傳染病的演變充滿了未知與偶然,其形態的持續重塑對醫學界的預判和應對能力構成了持續挑戰。
展望未來,張文宏指出,除了疫苗與藥物研發,更要建立快速響應的監測系統、提升公共衛生體系的韌性,并積極探索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在疫情預警、溯源和資源調配中的應用。“我們無法精準預測下一次大流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快速反應,才能活下來。”
相關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