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陳寶生:實現幼有所育 幼師隊伍是關鍵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去年兩會上透露,按照幼兒教師與學生1:15的比例推算,2017年我國缺幼兒教師71萬,隨
原標題:陳寶生:實現幼有所育 幼師隊伍是關鍵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去年兩會上透露,按照幼兒教師與學生1:15的比例推算,2017年我國缺幼兒教師71萬,隨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預計到2020年缺口將達100萬。”(中國新聞網)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在幼有所育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辦好學前教育”,將學前教育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據艾媒咨詢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幼兒園數量規模每年保持5.0%以上的擴張速度,2017年幼兒園數量規模突破25萬所,2018年幼兒園數量將超27萬所。同時,幼兒園毛入園率也逐年上升,2017年幼兒園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已超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70.0%的要求,預計到2020年,幼兒園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將達到85.6%。結果顯示,幼有所育形式大好,但辦好學前教育仍不可掉以輕心,因為我國幼兒教師的“數量”“質量”難題仍然困擾著學前教育的發展。

說“數量”是難題,是因為當前部分地區幼兒教師難以列入編制,補充困難,造成幼師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有的編外幼師工資與在編教師差距較大,工資發放也處于不穩定狀態,幼師有后顧之憂。解決幼師“數量”難題,一方面政府部門要跟得上、追的緊、有力量。應盡快完成公辦幼兒園的核編工作,做到“手中有賬本,心中有規劃”。例如,貴州省制定了1:6—1:8的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標準,省政府還明確要求每年全省新增公辦幼兒教師不少于5000人。同時,也要完善相關法律政策,對師資的引進、幼師的培養做出具體規定。另一方面,市場無形的手也應繼續發揮作用。現階段來說,民辦幼兒園仍將是公辦園的有效補充,在學前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民辦幼兒園同樣可以是普惠的,民辦幼兒園教師也可以是專業且體面的。”鼓勵大型和優秀企業辦園,提高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緩解幼師數量不足的問題。
說“質量”是難題,是因為幼師編制“欠賬”太多,幼師待遇差,形成專業人才留不住的惡性循環,部分幼兒園只能降低幼師招聘門檻,“拾到籃子都是菜”,“蘿卜快了不洗泥”。破解幼師“質量”難題,除了要拿出編制、提高待遇,留住人才,更重要的是把好幼兒教師入門關、執教關、監督關。要加強學前教育各類專業人才的培養培訓,提高幼兒園在職人員的專業教學能力和學歷層次,促進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融通;要規范幼兒教學內容,禁止幼兒教學“小學化”,出現“搶跑”行為;“幼兒教師是一份既講能力也講情懷的工作。”在提高幼師專業能力的同時,也要注重師德的培養,對淘氣小兒有愛心、有耐心,防止發生虐童事件。
學前教育是“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的重要體現,地位十分重要,說到底,實現高質量的幼有所育,幼師隊伍是關鍵。建設素質過硬、業務精良的幼師隊伍,才能解決人民群眾的新期待,為建設教育強國提供人才支撐。鮑長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