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每到父母下班就喊痛?浙江12歲女孩開學前急出怪病,醫生一席話讓她瞬間緩解 臨近開學,就在孩子們為新學期做準備時,杭州市婦女兒童醫療集
原標題:每到父母下班就喊痛?浙江12歲女孩開學前急出“怪病”,醫生一席話讓她瞬間緩解
臨近開學,就在孩子們為新學期做準備時,杭州市婦女兒童醫療集團朝暉院區(杭州市兒童醫院)臨床心理科的門診量卻悄然增加。不少被“開學綜合征”困擾的孩子在家長陪同下前來求助。
該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徐鷗醫生介紹,這些孩子的表現主要集中在情緒和身體兩方面。有的孩子是因為假期作業未完成而焦慮,有的是對重回校園后的人際關系感到擔心。還有一部分孩子,他們的焦慮“說也說不出來”,卻直接體現在身體上。
“他們并沒有直接表達情緒問題,但會告訴父母自己頭痛、腹痛,甚至出現排尿困難。在排除了器質性疾病后,我們發現這些癥狀需要心理干預,甚至部分孩子需要藥物治療。”徐鷗說。
一個典型案例:腹痛的規律“很情緒”
徐鷗向記者分享了一個印象深刻的案例。一位即將升入初一的12歲女孩因反復腹痛被媽媽帶來門診。起初,家長考慮是胃腸道或免疫性問題,但經過綜合評估,徐鷗認為這是心理問題的“軀體化焦慮”表現。
女孩的腹痛很有特點:位置不典型,描述不清,而且是反復、無規律地發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特別是臨近父母下班時間,腹痛就尤為厲害” ,而白天和外公外婆在一起時則相安無事。這種不符合生理疾病特征的“發病規律”,暴露了其焦慮的真正根源——害怕父母過度關注她的學習。
一次溝通,腹痛立緩
在心理咨詢中,女孩的“心結”終于充分暴露。原來,學校今年實行“分段式交作業”,分別在7月底、8月初和8月24日提交。前兩次她都完成了,但最后一次的作業涉及新課自學,這對于剛從小學生態過渡的她來說非常困難。
“她說,‘我是學習能力有問題’。”徐鷗醫生對此既驚喜又驚訝,“一個孩子能對自己有如此清晰的認知很難得,但我也驚訝她為何要如此強調這一點。”
女孩的父親補充道,學校暑假要求看的書,孩子沒看完,新課沒預習,作業自然無法完成,壓力大,又不敢和父母溝通,最終全部轉化為身體上的疼痛。
令人驚喜的是,在敞開心扉之后,女孩當即表示她的腹痛“馬上就緩解了”,效果立竿見影。
專家支招:面對焦慮,兩種方法最有效
面對孩子的開學情緒問題,家長該如何引導?徐鷗醫生給出了兩個簡單易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
呼吸調整法:這是最直接、快速的平復情緒方法。教導孩子進行深長的腹式呼吸,通過生理調節來緩解緊張的焦慮情緒。
正念練習:引導孩子關注當下,抓住一切正面的東西,而不是沉浸在對未來學習的擔憂和恐懼中。肯定孩子已有的努力和完成的部分,而非緊盯未完成的任務。
醫生提醒,如果孩子出現無法解釋的身體不適,同時與開學時間高度相關,家長在排除生理疾病后,應考慮到“開學綜合征”的可能,及時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和引導,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