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楊正大:1對1模式燒錢換熱度? iTutorGroup成立于1998年,從線下培訓起家,21年過后,iTutorGroup突破重圍成為在線教育獨角獸,如今,公司已經形成全
原標題:楊正大:1對1模式燒錢換熱度?
iTutorGroup成立于1998年,從線下培訓起家,21年過后,iTutorGroup突破重圍成為在線教育獨角獸,如今,公司已經形成全年齡段在線教育矩陣,旗下包括成人在線英語教育品牌TutorABC、青少兒在線教育品牌vipJr,以及在線漢語教育品牌TutorMing等,擁有3萬多名老師,用戶遍及135個國家,高達1.8億人次。日前,iTutorGroup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楊正大出席第四屆教育產業投資峰會,從政策、經濟、市場環境三方面出發闡述在線教育的升級之路。
01 升級1 AI賦能
楊正大一直堅信,科技可以改變教育,從而實現教育公平。科技賦能教育一直在路上,過去有互聯網,現在有AI。作為成立最早,發展逾20年的在線教育機構,iTutorGroup不斷探索AI在教育場景的深度應用。
在線教育,在線更新
從錄播到直播,技術推動在線教育商業模式更新迭代。錄播課時代,課程內容標準化程度高,成本低,但基于學習過程反人性的特性,自學用戶自覺性差、完課率低。而楊正大認為,對于真正的教育來說,學員與教師的互動非常關鍵。如何將長期存在于線下的教學互動搬到線上是楊正大自創業之初就一直在考慮的事。
各類模式,小班優先
通過對各類線上模式的測試與分析,他發現在各類教學模式中,在線1對1頗受家長歡迎,但單價高、規模不經濟的缺點也很明顯,可持續性低,無法進行普及;在線大班課具有規模化的教學,性價比高,但師生比太低,互動不足。這樣一來,在線小班課以多方互動、個性化與規模化兼顧、學習效果與可持續性兼得等優點打敗在線1對1、在線大班課,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但楊正大也表示,任何機構都不應當限制用戶的學習模式,它應當是多選題。
02 升級2 規模化運營,細致化服務
1對1模式燒錢換熱度?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在線教育熱度居高不下。在線1對1模式頗受機構青睞,但這類模式商業可持續性不完整,兩個關鍵因素是師資成本與獲客成本太高。在線教育的市場實在太廣泛,倘若用戶密度不高,招生轉化率就沒有提高。除此之外,產品同質化嚴重問題也是發展硬傷,1對1學習與直播課的技術門檻不高,在線教育熱潮下機構大量涌入,為了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許多在線1對1機構選擇不斷燒錢,深陷高成本泥潭,這是不可取的。

用戶為服務買單
在線教育產品類型中,工具類初期投入較大,內容充實之后,運營投入較少,這是正常發展軌跡。但用戶對于工具付費意愿卻不高,他們更愿意把錢花在師資等服務上。這主要是因為網絡效應在教育中影響非常有限,互聯網的邊際成本趨于零的時候,很難產生邊際收入。
千人千面
在線教育機構規模壯大后,實現規模化運營與精致化服務變得越來越有挑戰。楊正大認為,個性化教育,要做到服務一百萬人要像服務一個人一樣。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AI教育場景中,靜態、基于數據統計的輔助型應用對于課堂互動捕捉較少,拍照搜題、智能批改、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AI在教育上的應用還較為初期。
針對這一點,楊正大認為,根據客戶在系統上留下的軌跡,可為其匹配最合適的教師和同學。根據用戶個人能力、背景來預測使用頻率,給予不同類型的服務。“教育行業也是服務業,我認為如何為用戶提供最合適的服務非常關鍵。”楊正大表示。“我們通過預測式的服務,給用戶安排理想的學習資源,將線上學習的互動信息掌握,一般來說一個月超過10堂課的用戶,續約率會很高。”
03 升級3 二三四線城市潛力巨大
“科技改變教育,最終實現教育公平。”楊正大再一次重復,“作為教育從業者,我常常思考教育的變與不變。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更新,教育的方法也在不斷改變。但我們看到變化的同時更要看到教育亙古不變的部分,那就是喚醒孩子對未來的好奇,專注于孩子的成長和夢想。”
5.jpg
基于20多年的從業經驗,楊正大認為二三四線城市市場潛力是巨大的。2016年左右,在線教育以一線城市用戶為主,60%的學員來自一線,40%的學員來自二三四線;而到2018年,83%的學員來自于二三四線。低線城市用戶量廣泛,優質資源需求度高。互聯網能將優質師資輸送到教育資源匱乏的地區,使更多人接受良好教育。而在多種在線教育模式中,小班課既能維護產品品質,又能通過AI與大數據的賦能,針對學習中的細節進行分析和精準匹配,實現“千人千面”,最終獲得學習效果與收益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