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方晉:打通最后一公里把學前教育送進村 中國學前教育薄弱環節在農村,然而中國兒童大多數恰恰生活在農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區,村鎮的兒童數
原標題:方晉:打通“最后一公里”把學前教育送進村
中國學前教育薄弱環節在農村,然而中國兒童大多數恰恰生活在農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區,村鎮的兒童數量要顯著高于城市兒童。
貧困農村學前教育的問題
第一是自然環境不利。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山大溝深,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可能一個居民點和鄉鎮中心之間距離有幾十公里,孩子去鄉鎮上幼兒園非常不方便。
第二是社會環境不利,深度貧困。由于歷史和文化條件制約,這些地方的教育和衛生基礎設施資源非常稀缺。
最后是家庭環境不利。貧困、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看護人教育水平低……諸多家庭教育問題都集中出現在貧困農村的家庭中。
因為人口遷移,很多這樣的孩子都是在沒有文化的祖父祖母的看護下成長,所以孩子的教育問題總是被忽視、被忽略。
針對這個情況,基金會“一村一園計劃”曾在項目縣中做了一個初步統計(13縣上報數據共覆蓋51781名兒童),結果顯示40%的孩子是雙留守兒童,25%來自精準扶貧家庭,9.1%來自單親家庭。

導致了什么問題
2009年,基金會曾委托北京大學在青海針對貧困地區兒童做過基線調查。結果顯示,貧困地區兒童認知水平不足城市兒童的60%,語言水平不到城市兒童的40%。
這和學前教育關系很大。
上述基線調查中,有部分孩子我們一直跟蹤到了現在。沒接受過學前教育的孩子,到五年級的時候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能在統一考試中超過平均分。而且這批孩子成績是不斷下降。一年級還有31%能超過平均線,三年級時這個數字變成了24.7%,五年級就不到20%了。
怎么解決這些問題
學前教育不進村,那就要打通“最后一公里”,把學前教育送進村。
現在,所有鄉鎮都有公辦幼兒園,在稍微富一點的地區,甚至有民辦幼兒園,但是村里沒有。
2017年農村普查數據顯示,59萬個行政村中只有19萬個幼兒園,且幼兒園普遍設在鄉鎮一級。貧困農村地區居住分散,送孩子到鄉鎮上學困難重重,而且貧困家庭難以承擔在縣或者鄉鎮租房陪讀的費用。同時,貧困地區學前教育管理專業水平不高,師資隊伍較弱。
基金會認為,打通學前教育最后一公里是阻隔貧困代際傳遞和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
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增加對學前教育、農村貧困兒童早期發展的投入。對此,我們認為,應該以村莊為基礎,構建貧困地區兒童發展服務體系,秉持公平原則,廣覆蓋,保基本,兜底線。實現方式服務可及,成本合理,保障質量。
基于這樣的原則,基金會作為公益組織做了“一村一園”的嘗試。
山村幼兒園內景
2009年項目最早在青海樂都開始試驗,利用村里閑置的資源為幼兒提供免費學前教育服務。
2012年項目命名為“山村幼兒園計劃”,開始全面推廣。
我們很欣慰地看到,一些地區政府也按照我們模式開展了推廣工作,地方財政拿錢做這個工作。比如云南和四川就提出了“一村一園”,要在每個行政村至少建一所幼兒園。
此后這個項目更名為“一村一園:山村幼兒園計劃”。
目前,我們在9省22個縣開設了1697所幼兒園,共計2347個班,招聘幼教老師2700余人。
多位國家領導人都很關心我們正在的工作,先后針對基金會在貧困地區兒童發展上的工作做過批示。
我們利用閑置場所,招募本地老師。用農村小學閑置校舍、村委會當做活動室,不做更多硬件投入,把錢花到老師和孩子身上。對老師進行多種形式的培訓,定期交流,提升教研水平,貫徹教育部發布的學習和發展指南的教材。同時實施本地化,讓項目適應當地社會文化、地域條件的設施。
目前老師有8.7%是本科生,專科生是多數,都是本地人。課程是標準化和本地化結合,混齡教學。因為一個村孩子非常少,不可能分班。
另外我們基金會建立了網站和數據平臺,讓幼兒園定期上報信息,接受社會監督,社會公眾在網站可以看到每個幼兒園的具體情況。我們也通過上報的數據做分析,做研究。
項目管理是我們和地方政府合作一起做,形成三級管理的架構。
現在,項目效果很明顯。
第一,入園率提升。原來這些地方都是貧困地區,入園率非常低,這樣兒童直接受益。
第二,通過孩子上小學后我們繼續跟蹤的在學表現發現,首先上了我們辦的鄉村幼兒園的孩子學習成績比從來沒有上過幼兒園的孩子和其他當地幼兒園的孩子相比明確要高,但跟縣城公辦幼兒園相比有一點差距。
其次很明顯的一個趨勢性變化就是孩子成績會越來越好。66%以上的一村一園計劃畢業的幼兒園孩子到了五年級時可以超過全縣平均分。小升初成績也是一樣,一村一園幼兒園孩子小升初階段65%以上能排在前50%。
這個項目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
首先,全社會都開始關注這個問題,我們在眾籌網站上得到了500萬人的支持。
另外,受政策影響,很多地方——比如青海、新疆,貴州、云南、四川,都在按照“一村一園”模式進行學前教育普及工作。
最后,這個項目獲得了WISE世界教育創新項目獎,成為該獎項創辦以來第一個獲獎的中國項目。
希望與建議
我們希望政府明確目標,把貧困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入園率提高到90%。
學前教育必須進村,政府要承擔起學前教育責任,在貧困農村地區實現“一村一園”。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充分使用閑置校舍,避免因為村里兒童減少造成園舍浪費。就地招聘幼教老師,招本地中職或者大學畢業生,經過培訓,為其繳納養老和醫療等保險,解決當地學生就業問題。加大貧困農村地區的學前教育投入,按每班五萬元進入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