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松鼠AI首席架構師:AI技術的介入要在恰當的時間 2018教育科技大會人工智能+教育到底如何落地?分論壇上,松鼠AI智適應教育首席架構師Richard分享
原標題:松鼠AI首席架構師:AI技術的介入要在恰當的時間
2018教育科技大會“人工智能+教育到底如何落地?”分論壇上,松鼠AI智適應教育首席架構師Richard分享了他的從業觀點。首先,人工智能發展至今仍然不完善,但在教育領域沒有辦法等技術完善之后再應用。其次,技術介入到教學環節中的時間要恰當。

以下是Richard的演講精選實錄:
教育行業沒有辦法等到技術完善之后再應用
我今天要講的是從模型到實施以及我們對于AI自適應教育的思考。主要從四個方面來分享,我們是誰?方法是什么?具體效果?以及改進的方案。
首先簡單介紹下我們,我們總部在上海,主要做課后一對一輔導,輔導科目包括語文、英語、數學、化學等。
接下來,介紹下我們的方法。最開始我們公司創始團隊都來自于教育行業,我們總結之前的從業經歷覺得說,人工智能是個非常復雜的過程,AI與傳統技術有很多不同點。AI是個集合體,需要包括人員、模型、算法和數據來支持。想改進這項技術是需要漫長的過程,在教育行業我們可能沒有辦法等這樣長的時間。一起作業等其他公司都在嘗試如何利用AI技術改良教育,但實際我們的算法對教學并不適用。在傳統市場上的數據可能只是其中一個領域,我們只需要其中一個方面的數據,但人工智能需要非常多層次的語義數據。所以我們想做的是一個完全由AI支持的自適應學習系統。
正如前面的嘉賓的介紹,打造一個學習系統,在合適的時間向合適的學生推薦相應的教材。但我認為有這個系統還不夠,我們還需要打造一個數據集,這樣學生有問題就可以給出相應的答案。這樣便對我們提出要求,如何了解學生問題所在,這個問題是由于他們的哪些行為或是由于怎樣的結果造成的,以及我們給出的反饋是什么,這需要我們打造一個接口幫助他們完成這些問答。
AI技術的介入要在恰當的時間
我們相信對于教育來說,需要的是改革或革命,而不是單純的改良。傳統教育的效率是建立在以小組以團隊為單元的基礎之上,人類的老師可以稱之為教練,他們應該提供有目標的社交的激勵型的支持,反復內容的重復不應該由人類的老師完成。課后的一些推薦活動,這些都應該由AI來推動。
AI自適應學習平臺核心是AI引擎,包括AI算法、內容、數據、教育法、教學法。我認為這幾方面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我們AI的教育。首先我們要準確高效的學生知識狀態診斷,就是學生學習的GPS。我們需要判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什么狀態,之后我們才能夠考慮給他們提供加強他們的效率并解決他們的問題。AI是為學生提供恰當的學習路徑。
我們認為AI必須給學生提供一個恰當的學習路徑,就像GPS進行導航。我們經常忽略或者沒有做好的一個方面就是每一個學習都是不一樣,每個學習目標應該也不一樣。每個學生都要一個可實現的學習目標,給他們一定的時間、一定的壓力,他們可以實現這些目標。
并且我們是在恰當的時間介入。如果完全使用AI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教室要有老師,老師的職責不是單純地看護學生,而是提供動態高效的人為介入和參與。而這些并不是由AI提供,而是由AI促進的。
我們認為,學生需要有高效的環境。我認為之前傳統的學習小組是浪費時間,因為每位學生的水平不一樣,有的學生掌握52%,而有的學生只掌握了20%。除此之外,對于同一知識點,每個學生所需要花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的自適應引擎有兩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診斷學生的學習進度,第二部分推薦學習內容。
如何進步?四個方面,模型、AI專家、數據、競爭力。我們在內容方面進行評估,這也是機器的工作。這里面會涉及到機器學習、監控學習、非監控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