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8月16日,央視報道暑期科學教育的火爆圖景,各大科技館和博物館成為孩子們暑期新去處。在這股科學熱潮中,東陽市融媒體中心正帶來一場和奇趣科學聯


8月16日,央視報道暑期科學教育的火爆圖景,各大科技館和博物館成為孩子們暑期新去處。在這股科學熱潮中,東陽市融媒體中心正帶來一場和奇趣科學聯合打造的“科學秀”,正緩緩拉開序幕~

“哇!火焰居然變成了彩色!”“玫瑰花放進液氮里怎么變脆了?”16 日晚,東陽融媒體中心演播廳內掌聲與驚呼交織,一場由奇趣科學與東陽融媒體中心聯合打造的 “奇趣科學大型物理化學科學秀暨理科啟蒙講座” 在此火熱上演。東陽日報記者全程記錄,用鏡頭與文字定格這場讓 200 余組小學生家庭 “沉浸式尖叫” 的科學盛宴。

演播廳變 “科學實驗室” 東陽娃解鎖 “理科魔法”
當晚 7 點,隨著舞臺燈光漸亮,奇趣科學的老師帶著滿滿 “實驗箱” 登場,東陽融媒體中心的演播廳瞬間變身奇幻實驗室。“看好了!這是能擊穿障礙物的‘等離子炮’!” 老師話音剛落,一道藍色電弧閃過,舞臺上的泡沫板應聲碎裂,臺下瞬間爆發出整齊的 “哇” 聲,坐在前排的學生激動得直拍手:“比動畫片里的魔法還酷!”

更讓孩子們挪不開眼的實驗接踵而至:吸入氦氣的老師突然用 “卡通音” 講起科學原理,逗得全場笑成一片;纖細的激光束精準刺破懸浮的氣球,讓孩子們屏住呼吸;黑暗中,“魯米諾發光實驗” 勾勒出幽藍光軌,仿佛把 “化學反應” 搬進了童話;而液氮的 “極寒魔力” 更是掀起高潮 —— 嬌艷的玫瑰花浸入液氮后輕輕一碰就 “碎成花瓣雨”,氣球放進液氮中瞬間縮成 “小核桃”,噴涌的白霧讓整個舞臺宛如仙境。


“每個實驗都藏著課本里的知識!” 東陽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孩子們不僅看得入迷,更踴躍舉手上臺參與:在老師指導下親手操作 “彩色火焰” 一位同學下臺后仍舉著沾了粉末的棉簽反復觀察:“原來不同金屬燒起來顏色不一樣,科學課上老師講過,今天親眼看到了!”
東報專訪科學教育專家 解碼 “理科腦” 培養黃金期
科學秀的余熱未消,活動轉入深度啟蒙環節。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科學與工程教育理事、奇趣科學創始人張芳登臺,結合東陽本地教育實際,為家長們帶來 “小學科學思維培養” 主題宣講。東陽日報記者注意到,現場家長紛紛拿出手機記錄要點,筆記本上寫滿了 “9-12 歲關鍵期”“動手實驗重要性” 等關鍵詞。

“東陽的家長特別重視孩子的理科基礎,但很多人不知道,小學階段的‘科學啟蒙’比刷題更重要。” 張芳以本地孩子為例,深入淺出地解析:“就像剛才的液氮實驗,孩子親手摸過‘極寒’,初中學習‘物態變化’時就有了直觀認知;今天觀察了‘激光刺破氣球’,未來學‘光的直線傳播’會更輕松。” 她特別提到新課標將小學科學列為必修的背景,提醒家長別錯過 “理科腦” 培養的關鍵窗口期。

“原來不是孩子學不好理科,是沒找對啟蒙方式!” 一位家長在采訪中告訴東陽日報記者,“平時輔導作業總說‘這題很簡單’,今天才明白,孩子需要的是親手體驗的‘簡單’。”
紙媒鏡頭雙見證 科學種子在東陽土壤扎根
活動結束時,演播廳內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東陽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表示:“這次聯合奇趣科學辦活動,就是想讓‘高大上’的科學走進東陽家庭,用媒體平臺為孩子搭建‘家門口的啟蒙課堂’。”

“科學不是遙不可及的公式,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樂趣。” 正如東陽日報在活動報道中所寫,這場由奇趣科學與東陽融媒體聯袂打造的科學盛宴,不僅讓孩子們在尖叫中愛上科學,更讓東陽家長們明白了 “理科啟蒙,始于好奇” 的道理。

本次活動詳情已刊發于東陽日報教育版,這個秋天,奇趣科學與東陽融媒體將繼續攜手,讓科學的種子在東陽的每個角落生根發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