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制造家長焦慮、售賣天價課程!罵游戲背后生意經調查 還您一個好孩子!暑期之際,有的家長忙于送孩子上暑托班、規劃游學,也有家長因這句承
原標題:制造家長焦慮、售賣天價課程!罵游戲背后生意經調查
“還您一個好孩子”!——暑期之際,有的家長忙于送孩子上暑托班、規劃游學,也有家長因這句承諾,為孩子報名天價戒網癮特訓課程。

短視頻平臺上,“反游戲”的口號此起彼伏,甚至有以罵游戲起號的博主打出“北大育兒”的旗號來招攬生意。近期,南都N視頻記者實測10余個家庭教育類、游戲網癮戒斷類博主賬號發現,這些自媒體營銷號的話術如出一轍:放大家長的焦慮,靠罵游戲、罵手機起號,將自己包裝成“家庭教育大師”“金牌教官”,向家長販賣動輒收費上萬元的戒網癮、成功學課程,吸引家長把孩子送來 “矯正”。然而,追蹤上述博主的資歷、賣課所關聯機構可見,其經營范圍、師資專業程度、培訓效果存疑成為通病。
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以“救救孩子”為名,所謂“教育大師”提供的究竟是一種教育解決方案,還是為了賣課、收割家長的錢包?“罵游戲”背后的生意靠譜嗎?
“抓住家長的焦慮”:他們為何在罵游戲?
“游戲就是色情暴力,只有傻子才打游戲”“游戲公司老板全都是老外,沒一個中國人,打游戲就是給外國送子彈”……打開博主陳朝輝的短視頻賬號,滿屏都是類似的封面語。
這是記者實測中看到的一幕。7月中旬,南都N視頻記者實測了十多個短視頻博主及其矩陣號,從賬號主體簡介、博主教育背景、短視頻內容及形式、賣課情況等維度,梳理這些賬號的特性,試圖了解“罵游戲賺大錢”運作鏈條。
博主陳朝輝,自詡為“哲學教育創始人”,在短視頻平臺擁有20余個用其頭像進行宣傳的賬號,僅實名認證賬號@陳朝輝就有110W粉絲。他在短視頻賬號里循環講述著網癮少年輟學、暴力對抗父母等案例,痛陳游戲與“厭學、親子關系破裂、人生失敗”的利害關系。在其中一個名為@陳朝輝育兒課堂的微信視頻號內,所發布的“罵游戲”類視頻下方,跟貼清一色是“游戲坑國害民”“關閉游戲救救青少年吧”這樣的評論。
另一個視頻賬號“旭哥家庭教育”,在今年1月18日至7月18日發布的63條短視頻里,反復套用同一套罵游戲的臺詞,僅對人物背景、穿著、視頻標題做了些許變化調整。
除了罵游戲的臺本,還有的博主以“教官”身份出鏡,呈現糾正輔導“網癮少年”使之脫胎換骨的反差畫面。
南都N視頻記者實測發現,在博主“唐教官”賬號矩陣,發布了多條宣傳“網癮少年蛻變”的視頻,一名不分晝夜打游戲的“網癮少年”先后出現在多個視頻號的短視頻場景中,他有時被介紹為20歲,有時則22歲。更穿幫的是,多條視頻中,同一幀“教官破門而入將‘網癮少年’帶出門”的畫面,對應幾位不同的“網癮少年”,但他們的“媽”卻是同一張臉。
值得一提的是,多名博主還會定期開設免費的直播課,也無一例外將罵游戲、戒網癮作為主題,最后兜兜轉轉講到到親子溝通方法、勸學正念類課程。
在陳朝輝直播主頁的置頂位置,更是高亮顯示:“專業解決游戲沉迷/厭學/躺平/抑郁自私不合群...孩子所有教育問題找陳朝輝老師就夠了。”
@陳朝輝育兒課堂賬號客服“范助教”向記者推送了一份陳朝輝撰寫的《朝聞道》電子書摘要,以及一份線下課報價資料。“范助教”大力推薦暑期陳朝輝親授的“領袖贏”營地集訓課,稱“7天只要66800,一年2期管終身的”“我們100%能解決孩子問題”!
他們為何要“罵游戲”?記者在實測中發現,上述博主發布的視頻中,不論內容質量如何,只要是以“罵游戲”“罵網癮”為主題的,不僅閱讀量很高,網友的互動留言也很熱烈。
南都N視頻記者注意到,在一個名為“晚月”的短視頻賬號上,首頁顯示只發布2個作品,但粉絲已有4.7萬。其中一條喊話家長支持關閉網游的一句話視頻,點贊量就有12.8萬,評論1.1萬,收藏高達2.6萬。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MCN公司在短視頻平臺上也介紹“起號邏輯”稱,家庭教育類IP,快速起號就要靠“爆款選題”,爆款的關鍵邏輯是抓住家長的心理放大焦慮。其中,“孩子沉迷手機游戲”被MCN公司列為首推的“目標群體痛點剛需”、打造爆款引流吸粉緊密圍繞的“核心話題”。
從電商銷冠到“教育大師”
農村大姐比清北專家更有競爭力?
這些“家庭教育大師”“戒網癮教官”,究竟是誰?記者在實測中,詳細查詢了博主們的賬號身份、從業經歷。一個突出現象是,多位罵游戲、戒網癮的“老師”“大師”“教官”,都標榜了多重身份、且專業資質存疑、專業不對口。
比如,對外標榜為“哲學教育創始人”的陳朝輝,并非教育科班出身,此前也無教育行業從業經驗。記者檢索發現,2005年畢業自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的陳朝輝,在互聯網上的職業標簽一度是某電商銷冠。
公開信息顯示,陳朝輝在某電商平臺2年期間曾捧回月度銷冠“金靴獎”,2008年以擺地攤開啟創業,至2015年其名下已布局云端創投控股、國王店電子商務等多家類型公司,并對外宣稱商業版圖橫跨快消、設計、電商、實體店等全行業。如今上述公司中,有部分已顯示為經營異常。2016年,陳朝輝將生意重心轉向“哲學教育”,開啟“家庭教育大師”之路。他在賬號首頁置頂了幾段切片視頻,其中稱自己在兒子出生后醉心教育:“錢再多,公司再大,都不如教大家好好做人重要。”
知名度更高的“家庭教育大師”王琨,早年主攻的是銷售和職場雞湯,如今已成為“在糞坑里撈起無數孩子”的網紅教育家。王琨頂著“慧宇教育創始人”“亞洲杰出演說家”“全球500強華人講師”等身份,部署了數十個賬號矩陣、坐擁上千萬粉絲。
此次實測的10多個博主中,也有多位主打“草根身份”和成功戒網癮的“經驗牌”。
如賬號@大周治網癮的博主“周葛亮”,標榜自己是“20年網癮過來者”“輟學逆襲者”,自稱出身農村家境貧寒,從小由奶奶拉扯大,幼時因缺少管教墮入網癮,最終憑借頑強斗志高考600多分逆襲,如今創業成功家庭美滿,置頂的人設宣介視頻中都是帶著妻子各處周游,逢年過節回村孝敬祖母的畫面。“周葛亮”在主頁資料中的自我介紹是:全網200萬粉絲、網癮戒除領域粉絲量Top1、全網作品播放量近10億。他在短視頻里還時常用“中國教育學會會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成員”介紹自己。
記者添加“周葛亮”賬號的聯系方式后,對方稱“周葛亮”是一個注冊商標。“我們是一個大的咨詢師團隊,不是一個人”。而據天眼查顯示,該賬號關聯公司(濰坊利家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僅1萬元,實繳0元、參保0人。
當記者向博主“周葛亮”提出想看一看證書,確認“中國教育學會會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成員”身份時,卻被其秒刪拉黑。而據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工作人員介紹,該協會內人士頭銜一般為會員、委員等,并無“成員”這種身份表述。
一位MCN機構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很多MCN機構的確更傾向于打造“草根逆襲”型博主:“農村出身、學歷不高,但通過‘罵游戲戒網癮’成功改變孩子”——這類故事更容易讓家長產生代入感,認為“普通人都能成功,我也可以”。而這些“逆襲博主”的共性,就是擅長利用身份標簽去營造草根與權威的反差感并借此引流。然而,他們的真實背景卻往往經不起推敲。
還有MCN機構主播甚至在短視頻中稱:北大清華教授的生意,做不過農村縣城的婦女。高校教授談的理念有文化門檻,會過濾掉低學歷低認知人群,而農村大姐出道做博主,更能講到人們心里去。
罵游戲的終點是賣課:
從“免費課”到萬元訓練營
當“罵游戲”成為流量和獲客密碼,大批的“戒網癮”“家庭教育”“領袖教育”等自媒體博主賬號,齊齊加入到“罵游戲”的大軍中。
南都N視頻記者在實測中發現,從王琨、陳朝輝,到@旭哥家庭教育、@朝遠老師家庭教育、@謝老師親子育兒方針、@國防教育唐教官等,超過80%的賬號,用罵游戲起步,其終點無一例外導向的都是付費課程產品,形成了“罵游戲引流獲客—免費領資料/直播課轉化—高價收割”的商業路徑,所賣課程的費用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
@陳朝輝育兒課堂的“范助教”向記者推薦了價值66800元的“領袖贏”營地集訓課后,還向記者展示了正準備開營的集訓營場地實拍畫面。
據其發來的營地位置顯示,這個7月底開班的特訓營在河南洛陽城郊一處距市區近40公里的野外射擊訓練基地內。“場地是租的,我們不外包,營地的吃住行都是自己人干,不賺你差價”。而“領袖贏”營地集訓課的課程內容與戒網癮并無關系,主要是圍繞甲骨文國學、紅色文化、感恩教育、體育集訓展開。當記者質疑這些雜糅課程對戒網癮的療效時,對方秒發了數十位學員參訓感悟視頻,學員從小學生到初高中生不一而足,臺詞如出一轍:“自從上了‘領袖贏’,我就徹底戒掉了手機游戲,我明白了要向高智慧的人學習,遠離低級趣味。”
當記者以一次性付費過高婉拒后,“范助教”持續推銷稱,他們在河南有常設性的19800元年課,一年365天都能跟著線上聽講,還有游學機會;另外,每個月底周末2天還有“天啟班”課程,“見陳老師一面只需980”。
在網紅教育家王琨的一個視頻直播間,記者看到,當王琨在一連串拋出“網絡游戲沉迷”“親子矛盾”的案例之后,王琨并未具體展開介紹如何戒網癮、如何親子溝通,而是話峰一轉開啟賣課,而這部分才是“重頭戲”,幾乎占據直播過半時長。據介紹,其線上錄播課《33天智慧父母(親子)訓練營》售價為2980元;線下為期4天的“一代天驕”特訓營售價29800,且名額有限。王琨聲稱,他的團隊將徹底戒掉孩子們的網癮,讓他們洗心革面。除此之外,王琨還有承諾孩子“一生”的39.8萬元“精英圈”課程。
透過實測可見,當前,以網癮戒斷為噱頭的課程和訓練營,已發展出多種形態,包括封閉特訓學校、短期戒網癮夏令營、自媒體內容創作者、網紅專家及課程市場等。
對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這類營銷號的“爆款密碼”就在于“放大焦慮”,核心邏輯是“問題擴大化”:如將青少年正常使用電子產品的行為定義為“沉迷”,甚至將親子矛盾、教育失敗也全部歸咎于“游戲”“網癮”。
“妖魔化互聯網和電子產品不可取!”在儲朝暉看來,對于以罵游戲獲客引誘家長高價購課的行業亂象,一方面是部分機構號和博主為變現引流手法突破底線難辭其咎,一方面也折射出家長的教育焦慮和網絡素養認知缺失。一位長期關注戒網癮行業亂象的業內人士則直言,對孩子的觸網,有的家長“不會管”“管不了”,最終選擇把責任轉嫁出去,寄希望于讓人家還給他一個好孩子。
儲朝暉強調,“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家長才是家庭教育的主體,防范未成年人手機沉迷,首先家長自己不能帶頭刷手機,要教育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網絡、認識游戲,疏堵結合,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同時他呼吁,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家庭教育公共咨詢服務的供給,培養更多領域內的專業人才隊伍共建優質產業生態,減少靠叫賣維系的產業亂象。
“三無機構”的培訓課
最終受傷的依舊是孩子?
值得深究的是,動輒大幾萬的培訓課程,這些賣課賬號的合規度如何?它們背后又都是怎樣的培訓機構、提供何種服務?
通過實測可見,賬號資質未認證、實體機構經營資質不合規、培訓無合同收款無發票、退費維權難、師資隊伍執業資格存疑等諸多問題成為共性問題。
根據中央網信辦要求,對從事金融、教育、醫療衛生、司法等領域信息內容生產的自媒體賬號,網絡平臺應嚴格核驗,并在賬號主頁展示其服務資質、職業資格、專業背景等認證材料名稱,加注所屬領域標簽。而此次實測的十余位自媒體博主賬號,多數并未提供資質證明,也未認證為“教育自媒體”。比如,陳朝輝、王琨旗下矩陣內的教育類賬號,均未展示相關領域資質,也未對賬號進行認證,賬號注冊主體均為普通個人。
南都N視頻記者與“范助教”溝通陳朝輝的暑期“領袖贏”集訓課時,對方發來的企業收款碼標注為“河南陳朝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當記者詢問營地集訓課的合同簽署、收款發票情況,對方直言“沒有的,不需要”。
經記者核實,該公司經營范圍僅含教育信息咨詢,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策劃等,并不包含教育培訓資質,亦未關聯其他主體申報辦學許可證,其所開展的青少年特訓營地、“天啟班”短期培訓等活動,均屬于違規培訓。
更為吊詭的是,當記者以家長身份向陳朝輝確認其教師資質、專業背景時,陳朝輝在承認自己沒有教師證后,火速撤回了信息并拉黑了記者。
根據2022年底教育部等十三部門《關于規范面向中小學生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意見》,以及2024年初教育部發布的《校外培訓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規定,“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教學和教研人員,應當取得相應類別的專業資質(具體由省級以上主管部門明確)或具有相應類別的教師資格證。”
根據實測情況可見,多家打著戒網癮旗號的家庭教育機構,都是以“教育咨詢公司”“教育科技公司”等名義對中小學生開展教育培訓,同步向家長售賣親子溝通咨詢課。而提供培訓服務的從業者,其專業水平和培訓質量也存在很大差異,線下訓練營機構的“師資”主要以退伍軍人、兼職教師和臨時工作人員組成,幾乎都沒有教育學、心理咨詢等從業背景和合規資質。
對此,全國工商聯教育商會監事長馬學雷指出,此類公司不具有辦學許可證,線下招收中小學生屬于違規培訓,極易產生糾紛與風險。而針對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咨詢服務,除涉及特定心理咨詢治療等項目需在衛健部門備案外,大部分主打親子關系指導的機構都是歸口市場監管部門管轄,若出現涉及課程效果的服務質量糾紛,市監機構的治理大多聚焦《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等法規監管領域。
一名專注民商、消費法領域的律師向記者坦言:“市監部門很難實施專業的教學內容及效果評估,一般只能從虛假宣傳、涉詐等方面去取證,如果機構不簽署合同、也未書面承諾‘治愈網癮’,僅提供‘咨詢服務’,維權退費相當困難。”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輸入家庭教育、網癮戒斷,投訴跟貼近2000余條,其中多起是戒網癮賣課機構承諾退費卻無法退款維權案例;也有家長吐槽高價咨詢課內容空洞,高價購買了王琨“照亮幸福”線下課,課程中卻幾乎沒有提到游戲。
儲朝暉也呼吁,對此類現象,相關監管部門需要盡責,如果發現部分機構過度商業炒作,甚至涉及對未成年人的侵害,應做好部門協同執法處置。
透過此前公開報道可見,此類賬號、機構所推銷的訓練營等,就曾以“快速矯正”“國學教育”為噱頭,吸引家長將孩子送入其中,采用封閉式軍事化管理,學員被禁止使用手機、體罰關禁閉、饑餓療法等,最終受傷的還是孩子。例如2022年,武漢榕泉學校就被曝光存在嚴重的體罰和猥褻事件;2024年8月,四川新巴蜀特訓營學校教官被曝冒充民警毆打學生,一度引爆輿論。
在南都N視頻記者調查過程中,蘇州14歲的小白向記者自述去年被送往戒網癮機構經歷:父母看到湖南某素質教育學校在視頻號宣傳“3個月到半年包矯正青少年問題”后,購買了3萬的季度課,將他騙到學校“換個環境”。兩個多月里,小白被沒收手機學“校規”、被強制進食到吐后深蹲近百下、每周一封信向父母懺悔……對這段經歷,小白感覺像“在鬼門關晃了一圈”。他自嘲稱,終究沒能成為父母期待的“好孩子”,“學是再學不進去了,初中念完就出去隨便打個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