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讓臘八節成為鄉村教育節 1月13日,臘八節。2018馬云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在三亞舉行。馬云為100位鄉村教師、20名馬云鄉村校長計劃獲獎校長頒獎,
原標題:讓臘八節成為鄉村教育節
1月13日,臘八節。2018“馬云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在三亞舉行。馬云為100位鄉村教師、20名馬云鄉村校長計劃獲獎校長頒獎,并和全國優秀教師朱愛朝、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奧運冠軍惠若琪等“重回課堂”,重溫三尺講臺。這是馬云和鄉村教師們在三亞的第四次臘八之約。
臘八節不僅是喝臘八粥的節日,更是關注鄉村教育的節日。——這種說法,在過去當然是沒有的,但經過臘八節與鄉村教育,連續四年的親密約會,已讓這種“觀念植入”,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同。某種意義上,這是馬云在雙十一之外的另一個“人造節”。只不過,無關商業,只關公益。

毋庸置疑,鄉村教師堅守鄉村教育的努力,值得每年一次地隆重紀念,讓他們感受到應有的禮遇和尊重。這是表彰,更是感恩。這樣的表彰儀式,能讓優秀的鄉村教師生活上體面一些,讓他們看過海的眼睛可以更真切地告訴孩子們海的模樣,也能幫助他們開闊教育視野提升教育水平。這樣的感恩儀式,表達出了社會的尊重,贏得了更多人的關注,同時也堅定了鄉村教師奉獻鄉村的信心。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治貧先治愚。貧困地區的下一代要過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這樣將來他們的發展就完全不同。古人有“家貧子讀書”的傳統。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
所以,鄉村教師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職業,干的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做的卻是意義深遠的事情。只不過,回到現實生活,愿意去鄉村教書的年輕人少之又少,鄉村教師也缺少走出來的機會,這讓鄉村教育雖然在硬件上已經越來越好,最重要的師資力量上卻遠遠落后。沒有一個正常的教師交流機制,讓鄉村教師似乎成了一個異類。
2018年初,云南昭通一名頭頂著冰霜上學的學生照片震撼了很多人,照片主人公王福滿被稱作“冰花男孩”。一年過去了,小滿家搬進了新房,從家走到小學只需10分鐘。教室里裝了大功率的供暖設備,孩子們不會再雙手通紅地寫作業。——看到這樣的新聞,總讓人高興。只不過,有一種“冰花”卻是看不見的,那就是教育質量上的天壤之別。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為此國家提出,要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而要提高農村教育的水平,必先從鄉村教師開始。最關鍵的永遠是人,鄉村教育的發展同樣如此。讓堅守鄉村的老師得到禮遇,讓更多老師愿意去到鄉村,鄉村教師可以有更多的出路,鄉村教育就會有更多的出路。
要改變鄉村教師的境遇,要提升鄉村教育的水準,僅僅由一個民間公益計劃,每年搞一次頒獎活動,拿出很多錢來資助,貌似杯水車薪;但是,擁有社會影響力的企業家,愿意一直堅持不懈地去做這件事,這很重要。就像雙十一的成交額也不是第一年就能有兩千多億,鄉村教育節能夠引起更多的關注,改變就會慢慢開始。
在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中,城市與鄉村的發展差距,也許仍會越來越大,但在教育方面的城鄉之別,或許可以盡可能縮小。讓臘八節成為鄉村教育節,這個民間的“人造節”,如果能讓更多人都來關注鄉村教育,都來支持鄉村教育,鄉村教育就會成為鄉村振興的先手棋和關鍵招。舒圣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