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發布3項智慧農業新成果 當前,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深刻演變,產業數字化、智能化
原標題: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發布3項智慧農業新成果
當前,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深刻演變,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不斷加速,智能產業、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極大改變全球要素資源配置方式、產業發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

9月5日,在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專場發布會上,發布了重慶農業產業數字化地圖、全國鄉村振興·生豬數字服務站、耘間·農業產業互聯網平臺3項智慧農業應用新成果。
重慶農業產業數字化地圖是由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聯合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打造的項目,是基于精準遙感技術應用的丘陵山區農業產業數字化地圖。聚焦“加快利用遙感監測、發展智慧農田”目標,選用亞米級高分衛星影像,分區、分類、分層獲取地塊影像特征,通過人機交互協同修正,精準提取2000多萬個地塊種植單元,建成重慶市首張耕地地塊分布圖,可實現從全域到區縣、到鄉鎮、到地塊多維度查詢與統計。
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及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發布了全國鄉村振興·生豬數字服務站——生豬產業大腦PigGPT。PigGPT是為中小養殖戶提供學習、服務、咨詢的綜合平臺,整合了生豬產業鏈核心數據,建立了權威的生豬領域專家智庫、生豬全產業鏈知識庫,形成生豬產業的風向標、市場運行的晴雨表和市場風險的避雷針。同時,構建了面向生豬產業的領域垂直大模型,解決中小養殖戶使用傳統搜索引擎和資訊平臺帶來的效率低下、搜索答案匹配度低的實際問題。
此外,PigGPT可以提供數字資訊、智能問答、專家報告、先進示范案例、產業白皮書、養殖成本測算等一站式生豬產業數字服務,能夠幫助全國養殖戶掌握生豬市場的供需變化和價格走勢,提供專業的養殖技術指導、供應鏈管理等服務,制定合理的生產經營策略。
與此同時,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政府發布了“耘間·農業產業互聯網平臺”,項目由巴南區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共同研發打造,是打通“從泥巴到大巴再到嘴巴”的全鏈條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項目通過建設具有柔性配置、智能組合特點的“耘底座”,設置了基礎服務板塊、生產板塊和營銷板塊,并延伸到N個場景。
目前,“耘間·農業產業互聯網”平臺已打造了耘農事、耘農資、耘交易、耘營銷、耘產業、耘數字、耘金融、耘科技、耘管理等數字產品,為農業全產業鏈提供數字服務,營造協同發展“生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