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教師進農村,教育崗位不該被“湊數”
摘要: 原標題:1分教師進農村,教育崗位不該被湊數 1分成績的教師被錄取,是躺平還是湊數? 近日,一份江西永新縣教師選調名單,引發了網絡熱議。 在當地
原標題:1分教師進農村,教育崗位不該被“湊數”
1分成績的教師被錄取,是“躺平”還是“湊數”?
近日,一份江西永新縣教師選調名單,引發了網絡熱議。

在當地農村小學選調農村初中擬錄取名單中,竟有2人筆試成績僅1分,4人成績低于10分。當地教體局解釋稱,因小學教師過剩、初中師資不足,且考生已持教師資格證,低分不代表水平低。
8月15日,永新縣聯合調查組發布通報致歉,承認遴選方案不合理,將整改并尊重教師意愿。經調查發現,部分教師因不愿承擔更重的初中教學任務,故意在考試中棄答導致超低分現象。
按照通報所說,這些老師故意考低分,那又為何要參與考試?不免讓人懷疑,是否有被“強制報考”的情況。讓本就不情愿的教師去農村初中“湊數”,教學質量不僅沒法保障,對農村地區迫切需要優質教育資源的孩子也不公平。
真正的問題不是“1分”,而是“1分也能過”的狀態。與低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農村小學考縣城初中選調最低分也有90.55分。
這不僅能看出當地選調程序的為難,還有鄉村教育的系統性困境。農村學校本就在師資、設施上處于劣勢,若再被塞入“低意愿、低投入”的教師,只會加劇惡性循環,很難保證教育質量。
教育公平不能靠“打折”來實現,更不是讓農村孩子“有老師就行”,而是讓他們盡可能地享有優質教育。
“1分招錄”需要的不只是程序上的辯解,更不能把責任推給人口流動。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果待遇給夠,尊重給夠,鄉村崗位會沒吸引力?優秀教師會不愿意扎根農村?否則,所謂的“強制湊數”,只是另一種形式的敷衍罷了。
相關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