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_国产精品无遮挡_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_久久青草伊人_日本高清不卡视频_国产精品视频资源_美女精品导航_欧美精品18videos性欧_中文字幕高清不卡_国产精品高清网站

一名中專生,治好了大學生和研究生的焦慮
來源:搜狐 發表于2025-08-31 18:04:21 編輯:時寒峰
摘要: 原標題:一名中專生,治好了大學生和研究生的焦慮 錄制完節目《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第二季(以下簡稱《脫友2》),小奇突然開始和普通人共情了。

  原標題:一名中專生,治好了大學生和研究生的焦慮

  錄制完節目《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第二季(以下簡稱《脫友2》),小奇突然開始和“普通人”共情了。

  憑借中專生的段子取得近乎滿分的最高票后,在全場高呼的“冠軍!冠軍!”聲中,小奇愣神了好幾秒。在這場“喜劇界高考”中,他感覺自己搖身變成了能沖擊清北的狀元,“第一次承受這么多人的期待”。

  在此之前,他從未有過這種害怕讓人失望的感覺,“因為人一旦弱到感覺完全跟不上的時候,就不焦慮了”。

  “中專生”,是牢牢貼在小奇身上的標簽。

  初舞臺上,小奇甩著飄逸的劉海講道:“我發現真的學歷越高,越容易焦慮,就比如我有個朋友,都碩士了,還天天說,我只是一個‘水碩’,我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你知道我們雖然(只讀了)中專,天天想的(是)什么嗎?”

  舞臺上的他停頓了一秒,眼神閃過一絲狂妄,猛地搖起花手,喊麥般說:“做帝王我斗蒼天,奪得了皇位已成仙!”

  全場哄堂大笑。

  這之后,小奇的直播間總是涌進很多人。

  有人失業3年;有人讀了普通本科院校的哲學專業,感覺“這輩子完了”;有人是“管不好學生”的中專老師;有人稱自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真二本生……他們都在排隊等待小奇的開導。

  小奇,一個中專生,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治愈了一群大學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焦慮。

  01

  “小奇師傅”

  燈光亮起,小奇一步躍上了舞臺。

  他總是搖頭晃腦,像海底撈工作人員手里飛舞的甩面,又像商場門口沒了氣的迎賓氣球。再加上經典動作,兩眼一瞇,肩膀微斜,頭往右一甩,露出狡黠的笑容,又一個笑點出現了。有他在的場子,氣氛總會被迅速炒熱。

  觀眾喜歡叫他“奇師傅”,小奇自己也喜歡這個名字,很親切。占高中階段教育總數近40%的中專生,在生活里都常被稱為“師傅”。

  從中專畢業后,他當過理發店小工、做過后期修圖師、開過攝影工作室,這些工作,都是要借自己的手把別人修飾得光彩奪目。后來小奇開始講脫口秀,因為活潑、放得開,他當了很久的開場演員,“大家都默認開場演員是配菜”,場子熱了之后,沒人記得他是誰。

  “其實和社會上的角色差不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有的人就適合干這些事情,他很有價值,是整個體系運轉的重要一環,但他又是被忽略的,就像師傅一樣。”

  對于總是被忽略這件事,小奇不以為然,他非但沒自卑,反而由此進化出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則。這或許與他的成長環境有關。

  小奇成長在一個一不留神就會“墜落”的家庭。用他的話來說,帶他的長輩,“4年一換屆”。“1歲到3歲,我跟著我姥和我媽,3歲時爸媽離婚,4歲到7歲跟著我爸,7歲到9歲被送去武校,9歲到14歲被我奶接回來帶,15、16歲又開始在我媽的店里干活,18歲就自己去沈陽闖了。”

  家長頻繁轉換,讓他學會了揣摩脾氣。童年的小奇漸漸習得每個家長的偏好,并變著法地吸引大人的注意,討他們歡心。

  每個人的“雷區”都不一樣。

  “我爸注意力不在我身上,他領我去麻將館,帶著我去約會,希望我安靜一點別打擾他。”

  “來我媽理發店的都是老顧客、老家親戚,我在店里干活經常要面對‘奪命連環call’,這孩子多大了?學習好不好?處沒處對象?”每天8小時,每天回答20多個問題,這樣的“高強度訓練”很快讓小奇練就了“皮實、不怯場”的能力,“天性就是這么解放的”。

  “我奶是個特別能干的東北老太太。”為了養活孫子,小奇的奶奶身兼多職,做銷售、當紅娘,每天家里人來人往,“她重視社交能力,要求我對家里來的客人必須熱情有禮貌,給他們端水果”。一次,一個老太太和奶奶吵架,小奇感覺氣氛不對,但還是本能地端出果盤,問對方吃不吃,直接把人氣走了。

  不同家庭成員的性格最終拼湊出了今天的“小奇師傅”。他調侃自己有一個“沒太被知識污染過的大腦”,長大的過程中,他今天適應這個,明天適應那個,憑直覺理解世界,也自然養成了“切換不同頻道看問題”的能力。

  在其他行業,這叫“沒文化”,到了脫口秀行業,反倒成了優勢。

  他辦了名為《奇觀》的專場演出,講自己不理解的事——碩士畢業的朋友比他一個中專生還焦慮,奇怪;到上海精致的餐廳里吃飯,叫服務員沒人理,叫waiter就來人了,奇怪;酒吧的紙巾賣14元一包,奇怪……

  他眼中奇怪的事,總是精準地踩中社會痛點。

  02

  喜劇訓練場

  講段子治好人們焦慮的小奇,其實從來沒有因為學歷焦慮過。

  學習好的孩子從小到大只要遵守一套規則就可以了,只要成績好,只要聽話,就可以得到正反饋,一直走下去。“但我周圍的環境一直沒好過,我身邊的規則隨時會被推翻,沒什么規則值得堅信。”小奇說。

  有粉絲和他訴苦讀了個“水碩”,這輩子“完了”。小奇安慰說,他初中肄業,讀了中專,連專升本的資格都沒有,也沒覺得人生完了,“干啥都能活著,餓不死”。

  人們頻繁地和小奇提起中專,而小奇給了這里一個更積極的解讀。

  他將中專戲稱為“喜劇訓練場”,只有足夠有趣,才能在這里交到朋友。上課的時候,他也會認真聽講,“因為你不聽課,接話排不上隊,接梗接不過別的同學”。

  在這片混亂無常的土地上,每個人都在無意識地“搞笑”。

  有的人特別愛裝;有的人喜歡耍帥,每天都在女生面前打籃球,如果耍帥失敗了,“就會崩潰”;有人日復一日地架著肩膀、身體后傾、甩手走路;有人醒著也像說夢話;有人平時在洗浴中心遞手牌打工,和顧客吵起來了,回學校“避難”;還有人頻繁戀愛,愛慕虛榮……

  一次演出,小奇講到了自己的中專生活,有觀眾在網上吐槽他講的內容低俗,“聽感不舒服”。

  這個評論讓小奇惦記了很久。兩個月后,他坦誠地在評論區回復對方:“給你帶來了不好的心情,我很不好意思。你所說的低俗的東西,這都是我的真實生活。”小奇和對方解釋了很久,以至于吐槽他的觀眾開始反過來安慰他,“你也別因為一句惡評太內耗了”。

  小奇說,他從未覺得中專的同學們奇怪。他觀察過班級里的同學,36個人,各有各的不幸,大家都是在艱難、多變的環境中長大的,“中專可能不是教育的過程,而是結果”。

  他很喜歡一部美劇,名叫《無恥之徒》,劇中有一位不靠譜的父親,以及一群內心善良但無法無天的孩子,“他們就是我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人的夸張版,你知道那就是人性,他是在救自己,你能原諒他”。

  于是,小奇在段子里講道:“我們中專的人太可愛了,我們是心態最好的一撥人。因為上中專就代表,你從小經歷批評、謾罵、侮辱,仍然不往心里去。真的稍微心態不好一點(的人),上大專了。”

  小奇的講述里總有這些“可愛的人”。

  東北的高速公路收費員,被騙花15萬元買崗位,每個月掙1800元。人物原型就是他的同學。同學真的在高速收費站工作了幾年,后來被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取代了,于是改開出租車,還向前同事售賣ETC。

  小奇還有一個發小,是干建筑的,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叫“瓷磚建材主理人”。發小年紀輕輕,就結婚生娃了。每天晚上,發小都會陪老婆孩子吃飯聊天,但等到夜幕降臨后,他便會一個人跨上電動車,點根煙,往城市邊緣開去,開到他在郊外一年花2000元租的小院。在那里,他養了很多鴿子和雞,還有孔雀。他喂雞、喂鴿子、等待孔雀開屏,直到天黑透了,再騎車回家。

  經歷叛逆的青春后,小奇的大多數同學就這樣回歸了普通生活,但依然保持著個性。他們賺著幾千元的工資,卻活得松弛,內心也是安定的,遇水架橋,逢山開路。“我們不焦慮,我們的生活態度就是,咱也沒招兒。”

  03

  幽默是一種力量

  接觸脫口秀前,小奇正處于人生低潮階段。受夠了在影樓“像顯卡一樣P圖”的重復工作后,他和朋友在沈陽艷粉街租了一套居民樓的頂層,開起了攝影工作室。

  老板小奇和員工的關系很不平等。招來的員工都是在家閑著想找點活兒干的大姐,她們一看工作室是個露著鋼筋的毛坯房、員工只有三四人,“都不想待了”。

  怕她們走,小奇和合伙人每天給大姐們“獻媚”,“中午洗水果,下班開車送回家,活兒做錯了也不敢批評”。裝修工人費用太高,等員工都走了之后,他們便偷偷摸摸地換上破衣服,開始“刮大白”、鋪水泥。晚上,小奇就鋪個床墊睡在這里。

  每天從早到晚地悶在房間里,接活、睡覺,最長7天沒出門。時間久了,小奇的孤獨感越來越重,為了喘口氣,他開始坐在小區旁的街道上看人流,一看看很久,“在人群里我會有一些安全感”。

  他太需要和人說說話了。當在手機上搜到沈陽“大風天戲劇”舉辦的即興沙龍時,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當時工作室發展也不太順利,快運轉不下去了,其實一開始去講段子,我是想打打廣告引流。”最終,廣告沒打出來,但偶爾幾個逗笑觀眾的“包袱”,讓他感受到了久違的快樂。

  他在脫口秀行業留了下來。

  小奇說,是脫口秀救了他,幫他緩解了情緒困境。因為寫段子“總是要做拆解、分析經歷中的矛盾點”,這樣的思考方式也讓他開始學會“閱讀生活”。

  他在舞臺上沒辦法靜止,被確診為ADHD(多動癥),這被他寫成段子。他覺得ADHD只是一個現代概念,以前像他這樣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被吸引注意力的人,被稱為“獵人”,有為社會站崗、追蹤獵物的職責,“現在社會不需要獵人,不需要有人站崗,所以我們被確診了”。不過他喜歡這個標簽,“因為很好社交,讓別人更能理解你”。

  當痛苦的經歷被轉化為讓他人開心的段子,小奇發現,自己也漸漸和混亂的過去和解了。

  曾經他一度想遠離父親,但現在,他慢慢學會接受,“我爸現在像我的老同學,我對他沒有愛,也沒有恨,我理解他為什么離開東北、不管我、做出各種選擇,也是沒招兒。”

  小奇還逐漸意識到:“幽默是一件很有力量的事。”它能幫人們以一種更平等的姿態反抗權力。

  “我爸不靠譜,是因為我爺的教育很粗俗,小時候我爺逼他學競走,對他很嚴苛。”如今,年邁的爺爺褪去了曾經的威嚴,在過年的飯桌上,父親和三叔會一邊喝酒,一邊以開玩笑的方式損爺爺,說話“夾槍帶刺兒”,全家人像看二人轉一樣,“大家都很開心,但其實背后是很傷感的東西”。

  小奇喜歡脫口秀演員這個職業,想一直講下去。摸清商業門道的攝影工作室合伙人曾再次邀請他創業,他拒絕了,“我發現我并不想當成功的人,也不喜歡拼命掙錢的姿態,那時候講脫口秀一個月賺3000元甚至沒錢,創業能掙1萬元,但我還是愿意干脫口秀”。

  5年間,小奇不停地練習、不停地講,直到今年拿到了第七屆單立人全國原創喜劇大賽的冠軍,登上了《脫友2》的舞臺,并一路闖入決賽,獲得了年度第五名。

  決賽的舞臺上,小奇短暫地沉穩了下來,坐上椅子,說起他曾經也有一個當詩人的夢想。

投稿郵箱:qingjuedu@163.com
相關推薦
我國性價比極低的4所211大學,錄取分數暴漲,明年要理
我國性價比極低的4所211大學,錄取分數暴漲,明年要理

原標題:我國性價比極低的4所211大學,錄取分數暴漲,明年要理性報考! 202

觀察3分鐘前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山東一小學新生家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山東一小學新生家

原標題: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山東一小學新生家長集體宣誓被指形式

觀察38分鐘前

“美國人都在喊我快點跑,新移民卻在叫我留下來”
“美國人都在喊我快點跑,新移民卻在叫我留下來”

原標題:美國人都在喊我快點跑,新移民卻在叫我留下來 特朗普上任的過去2

觀察44分鐘前

上海多區擬斥資約1.4億元采購學生運動手環,背后有何
上海多區擬斥資約1.4億元采購學生運動手環,背后有何

原標題:上海多區擬斥資約1.4億元采購學生運動手環,背后有何考量? 近期,

觀察45分鐘前

一名中專生,治好了大學生和研究生的焦慮
一名中專生,治好了大學生和研究生的焦慮

原標題:一名中專生,治好了大學生和研究生的焦慮 錄制完節目《脫口秀和T

觀察45分鐘前

亞洲頂級專業,兩年后重啟內地招生
亞洲頂級專業,兩年后重啟內地招生

原標題:亞洲頂級專業,兩年后重啟內地招生 暫別2年的香港大學牙醫學院,今

觀察49分鐘前

全球大學倒閉潮已經開始, 趨勢很明顯了…
全球大學倒閉潮已經開始, 趨勢很明顯了…

原標題:全球大學倒閉潮已經開始, 趨勢很明顯了 隨著入學人數的斷崖式下跌,

觀察51分鐘前

周六自愿補課重出江湖,自愿還是變成了被自愿
周六自愿補課重出江湖,自愿還是變成了被自愿

原標題:周六自愿補課重出江湖,自愿還是變成了被自愿 教育學者熊丙奇發了

觀察2025-08-29 19:50:52

“家長建議禁止學生帶電話手表上學”引關注,教育局
“家長建議禁止學生帶電話手表上學”引關注,教育局

原標題:家長建議禁止學生帶電話手表上學引關注,教育局回應 28日,家長建議

觀察2025-08-29 19:49:19

武漢通報:“雙胞胎學生跳樓”消息不實
武漢通報:“雙胞胎學生跳樓”消息不實

原標題:武漢通報:雙胞胎學生跳樓消息不實 近日,網傳湖北武漢市有雙胞胎

觀察2025-08-29 19:4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