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人民日報建議:防止孩子暑假放縱上癮,中小學生須養成7個好習慣!(家長必讀) 從此刻起,陪伴孩子一起,拒絕擺爛,讓好習慣像一顆顆種子
原標題:人民日報建議:防止孩子暑假放縱上癮,中小學生須養成7個好習慣!(家長必讀)
從此刻起,陪伴孩子一起,拒絕擺爛,讓好習慣像一顆顆種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伴隨他們茁壯成長,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曾在講座中談到一個觀點:

“如果沒有限制的話,人一整天只知道玩樂,玩到手機沒電,還得著急忙慌找充電寶趕緊續上。
如果隨心所欲,還沒有一個‘矩’,你就會成為內心的奴隸,也會成為欲望的奴隸。
在放縱中你覺得你是自由的,其實你被奴役了。”
仔細觀察一些家庭就會發現,每年一到寒暑假,不少孩子就容易陷入這樣的狀態——
睡醒開始玩手機,除了吃飯之外,能一直抱著手機或者玩游戲到深夜,然后第二天又睡到下午再起床,作息規律從放假第一天開始就亂了套。
每天過得渾渾噩噩,就這樣荒廢了幾十天的時間,到開學時大腦一片空白,上課都靜不下心,甚至沉迷手機成癮,最終不僅成績墊底,未來也變得一片迷茫。
聰明且自律的孩子,始終不忘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好習慣;貪圖享樂的人,通常會在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中,在懶散的狀態下自毀前程。
這個假期,與其任由孩子在放縱中埋下悔恨的種子,不妨試試人民日報建議的這7個好習慣,父母務必督促孩子趁早養成。
01
制定計劃,設定清晰目標
著名教育專家王金戰從教四十多年,積累了十分豐富的教學經驗,也培養出無數出色的學生。
他曾帶過的一個班里,有49名學生,高考時37人考進了清北,還有十個孩子考進了劍橋等世界名校。
提起影響孩子們之間差距的關鍵因素,他表示:
每個學生之間看似差的是分數,實則根本源頭在規劃能力。
王金戰的女兒年少時,他就發現孩子學習天賦一般,于是便根據女兒在學習方面的長短板,早早幫孩子制定了“提升計劃”。
最終在他的引導下,女兒一步步按照學習計劃進行自我提升,考進了夢想的大學。
研究很多學霸的成長歷程,就會發現:人與人的差距,在別人定下計劃的那一刻就逐步拉開了。
人生和人生的距離,在一方隨心所欲、得過且過,而另一方認真執行計劃、堅定不移向前時,就越差越多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從這個假期開始,父母應當試著教會孩子規劃生活,大到學習計劃,小到每日待辦事項。
設定明確目標,就會獲得清晰方向;做事有條不紊,往后才能心里不慌。
(1)明確目標:
首先區分出哪些為必須完成的學校任務,哪些是可自由支配的個人發展目標;
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耐心溝通,在假期時光里,他想實現哪些方面的進步,未來在升學或者人生方向上有哪些向往的方向,先看清自己接下來該往何處走。
(2)分塊規劃:
借鑒“四象限法則”,按輕重緩急劃分暑假任務,并合理安排到每天的時間里。
比如每天安排幾小時做暑假作業,重點攻克難題;花多長時間復習本學期數學知識點,整理錯題;每周安排出特定時間,預習下學期課本的內容。
其次,也可以指導孩子使用有吸引力的計劃工具(如色彩標記日歷、打卡計劃表)并保持適度靈活性,允許每周一次小幅度調整。
教會孩子成為一個長期主義者,人生才會描繪出諸多可能。
02
早睡早起,保持規律作息
《睡眠革命》中寫到一個觀點:
“一個真正厲害的人,會主動控制自己生活的節奏,提高自己的睡商,如此才能永遠以積極的狀態應對工作和生活。”
成年人如此,正處于成長關鍵時期的孩子更是如此。
從中小學開始,就養成良好作息習慣的孩子,對自己的生活也能有著穩定的掌控,人生的路也不容易走歪。
但在暑假期間,離開了學校作息時間的嚴格約束,很多孩子容易熬夜玩手機、看電視,白天又睡大半天,導致作息紊亂,狀態越來越差。
也有不少數據證明,長期熬夜的孩子,許多人進入新學期后聽課明顯吃力,學習效率驟降。
早睡,能讓大腦及時進行充電蓄能,以確保新的一天積蓄充沛的能量,用滿滿的生命力應對每天的生活和學習。
早起,能讓孩子充分利用寶貴的清晨時間,伴隨著第一縷陽光,在整個人最清醒的狀態下,讀書、練字、背誦等,提升自己。
暑假期間,父母應當陪伴孩子一起,塑造規律的作息,從這三方面做起,做好時間管理:
(1)制定作息時間表,父母和孩子一起遵守:
比如每天晚上全家人一起10 點前就關掉電視、放下手機,洗漱準備睡覺。
想要孩子守規矩,父母要先以身作則,說到做到。
(2)躺下前遠離手機,避免有所干擾:
睡前90分鐘“電子宵禁”,所有電子設備盡量放遠一點,放在自己輕易觸碰不到的地方。
也可以在睡覺前預留30分鐘寧靜時光,輕讀、書寫、聽舒緩音樂,避免屏幕藍光干擾褪黑激素分泌。
(3)培養晨起微習慣,探索早起的價值和意義:
比如鼓勵孩子晨起完成一件小確幸,可以是整理家務,為植物澆水,學著準備早餐等,用積極行動賦予晨間意義。
03
運動打卡,不忘持續充能
北大校長王恩哥曾告誡學生:
“人一生必須交‘兩個朋友’,一個是圖書館,另一個則是運動場。”
而懂得不斷向上生長的孩子,通常早早就聯結這兩個關系,在學習中豐盈頭腦,在運動中滋養身心。
湖北襄陽曾考出680高分的學霸李慕凡,在成長路上,就保持著這樣的習慣。
課堂學習之余,她會多閱讀各類書籍,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積累各類知識點。
平日閑下來時,她也會培養各類興趣愛好,運動就是其中一項。
學習壓力大的時候,她會給自己留出緩沖時間,跑步、打羽毛球,宣泄壓力,穩住自己的好心態,及時調整好狀態。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不僅能增強孩子的體質,還能培養他們的毅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暑假期間,鼓勵孩子堅持運動打卡,把運動融入進生活,終將成就他們的未來。
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督促孩子,做好3件小事,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1)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讓運動成為長久的愛好:
低年級的孩子,可以選擇跳繩、踢毽子、輪滑等趣味性較強的運動。
中高年級的孩子,可以嘗試籃球、足球、羽毛球等球類運動,或者參加游泳、跑步等體育活動。
(2)制定運動計劃,促進身心健康:
確保孩子每天都有足夠的運動時間,可以將運動時間安排在早上或者傍晚,這兩個時間段天氣相對涼爽,適合戶外運動。
比如,每天早上 7 點半,父母帶孩子一起去公園慢跑 30 分鐘;傍晚 6 點,孩子和小伙伴們一起在小區廣場打籃球 1 小時。同時,要提醒孩子注意運動安全,做好熱身運動,佩戴好必要的防護裝備。
(3)豐富運動形式,增強孩子的積極性:
可以邀請孩子的好伙伴共同參與,設定比賽的模式,增進活動的積極性與約束力。
04
深度閱讀,拓寬認知邊界
去年暑假期間,表姐的女兒佳佳閑來無聊,便在表姐的帶領下一起讀名著。
沒想到平時只知道刷視頻的她,被書中的故事情節所打動,從此愛上了讀書。
現在除了學習、寫作業、復習之外,她都會靜下心來,讀自己喜歡的書,摘抄其中的至理名言,積累寫作文的素材,語文成績都提升了不少。
有時她還會和表姐交流閱讀心得,表姐感慨道,感覺女兒書讀多了,思想也成熟很多。
讀書,不僅能滋養人的心靈,還能幫助孩子塑造思辨的眼光。
放假了,不妨從閱讀這件小事做起,幫助孩子打造一片“精神森林”。
可以參考教育部推薦書目,優先選擇經過時間與口碑驗證的中外佳作;
小學生:《中國神話通識課》《昆蟲記》(繪本版)等;
初中生:《蘇菲的世界》《人類簡史》(少年版)等;
親子共讀:《傅雷家書》《瓦爾登湖》等
(2)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在家里設置一個專門的閱讀角,擺放舒適的桌椅和書架,書架上擺滿孩子喜歡的書籍,手機在閱讀時段遠離閱讀區域。
(3)父母樹立好榜樣:
家長也要養成閱讀的習慣,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互相分享讀書心得。
比如,每天晚上 8 點到 9 點是家庭閱讀時間,全家人坐在一起,安靜地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讀完后互相交流書中的精彩內容和自己的感悟。
05
實踐體驗,學習溝通協作
去年一個假期,河南鄭州,12歲的男孩謝昭雨橦在博物館講解的視頻在網上走紅,引發全網熱議。
視頻中,年僅十二歲的他,成熟老練、滔滔不絕在為游客講解文物,對于歷史知識也是非常熟悉。
視頻火了后,有記者采訪到了謝昭雨橦,他坦言稱,自己從六歲開始就對歷史相關的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后夢想考入北大考古系,成為一名考古工作者。
如今,一到周末和假期,他就會和朋友們相約博物館,有時也會為游客們充當講解員。
在實踐過程中,他的溝通能力越來越強,對歷史文化的梳理也越來越清晰。
有句老話說的很對:
“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而火,要在真實世界里點燃。”
親身探索過的世界,將會成為夢想最好的導航;雙腳走過的路,終會沉淀為人生最堅韌的骨骼。
實踐體驗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方式,它能讓孩子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暑假期間,從這3點開始,陪伴孩子實現知行合一:
(1)走出家門,走進社會大課堂:
帶孩子去博物館、科學館、藝術展,鼓勵記錄并思考所見所得;
(2)鼓勵孩子參與真實勞動:
安排日常家務及社區公益活動,如圖書管理員、環保衛士等,體會付出與責任;
(3)引導孩子在實踐體驗中思考和總結:
每次實踐活動結束后,和孩子一起討論活動中的收獲和遇到的問題,讓他們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06
專注訓練,儲備核心競爭力
不久前,湖南學霸張樂天收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當不少同齡人還沉迷在游戲中無法自控時,他早已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就連平時的解題過程都能收獲快樂。
從小到大,他在學習上都十分專注,擁有超強的自控能力。
張樂天的媽媽在分享教育方法時提到:
“單純依靠天賦是考不上清華的。我們家手機、電視、電腦都是擺設,每一門功課的學習,都是萬小時的定律堆出來的。”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就在于做事、學習的專注力中。
專注是學習和做事成功的關鍵,暑假期間可以通過一些訓練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
(1)限時專注練習:
推薦“番茄鐘學習法”,嘗試專注25分鐘 + 短休5分鐘,可借助趣味鐘表或App提醒。
(2)手機暫時“森林”:
寫作業時手機主動存入指定紙盒,讓外物干擾退避;
(3)培養單任務模式:
確保孩子一件大事做完之后再開始新的安排,切莫堆積多項任務同時處理致效率低下。
始終記住:專注力的堡壘,是在每一次抵制“分心誘惑”中建立的。
07
復盤總結,養成自律習慣
羅翔教授說:“自由跟自律是不可分離的。”
懂得自律的人,在假期的復盤總結中,實現學習和生活新的飛躍。
習慣懶散的人,在虛度光陰的過程中,一步步荒廢了自己的未來。
復盤總結是對過去經歷的回顧和反思,它能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不斷調整和進步。
在暑假結束時,進行一次全面的暑假復盤。
讓孩子回顧整個暑假的經歷,總結自己在學習、生活、興趣愛好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和進步,同時也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然后,根據復盤結果,制定新學期的學習和生活計劃,為新的學期做好準備。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學會從過去的經歷中吸取經驗教訓,不斷成長和進步。
(1)堅持記錄:
無論電子或紙質形式,鼓勵孩子每日寫下今日感悟最深一事或一得;
比如,我今天最滿意的1件事;我遇到的1個困難;我學到的1個新方法;明天的1個微調。
(2)進行階段總結:
定期陪伴孩子回顧計劃實施情況,調整策略或目標,比如發現專注困難過大,可適度拆分任務節奏;
(3)增加儀式感:
比如在日歷上對每日運動或閱讀習慣粘貼相應成就標記,比如小紅花、五星等,實現自我激勵。
從此刻起,陪伴孩子一起,拒絕擺爛,讓好習慣像一顆顆種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伴隨他們茁壯成長,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原標題:首經貿國際本科:70%進QS前100,起薪超國內40%,四大入職率6.2倍 當留學
原創觀點2025-07-31 19:5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