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免多少,怎么免 7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有關舉措。 會議指出,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
原標題: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免多少,怎么免
7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有關舉措。

會議指出,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是涉及千家萬戶、事關長遠發展的重要惠民舉措。
接下來, 免費學前教育如何逐步推行?專家指出,“逐步推行”有四大焦點:全國統一實行還是部分有條件的地區先實行;面向所有學前兒童實行還是面向特定人群實行;實行三年學前教育免費還是部分年齡段免費;實行幼兒園“0收費”還是只免除部分費用。
因地制宜選擇推進路徑,與適齡人口的學前教育資源配置變化相關,也與地方政府財政承擔能力相關,還與家長對學前教育的不同需求相關。
國內外經驗
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范圍“。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明確,“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到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免費學前教育一步步落地。
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今年1月發表的研究成果顯示,免費已經成為當前國際學前教育發展的普遍趨勢。該團隊研究發現,截止到2024年3月,全球222個經濟體中,已經有103個實施學前教育免費政策。截止到2022年6月,除冰島、土耳其、哥倫比亞和斯洛文尼亞4國外,其余34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均實施了全部或者部分免費的學前教育。
其中,有30個國家和地區實行3年學前教育免費,還有11個國家和地區實行4年及以上學前教育免費。
我國很多地區也早已開始探索免費學前教育。
有的是以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殘疾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和少數民族兒童等為服務對象。比如山東省2017年發文,提出為殘疾兒童提供包括學前教育在內的15年免費教育。
有的是面向一個地區所有適齡兒童發放補貼、減免學費。比如,2013年,浙江省紹興縣(現為紹興市柯橋區)在部分鄉鎮給予每個在園幼兒每年最高2000元的補助,實施公辦幼兒園免費入學,民辦幼兒園也享受這一補助。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財政研究所所長王建表示:“我國提出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需要立足國情教情,借鑒國外經驗,做好政策設計和實施工作,為教育強國建設和人口高質量發展夯實根基。”
統籌考慮多因素
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需要統籌考慮多方面因素。
首先是地方財政能力。7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指導各地盡快細化工作方案,按照分擔比例安排好補助資金,確保按時足額撥付。會議還指出,要統籌考慮學齡人口變化、財力狀況等因素,堅持保基本保普惠原則,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投入機制。
這意味著,沒有必要全國統一推進,而是讓有條件的地方先行探索。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指出,2008年他參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起草調研時曾測算過,學前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總額的比例應達到9%。然而今天,僅北京、上海等地方達到這個標準。
但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學前教育財政經費保障力度,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占國家財政性教育總經費比例已從2000年的約1.4%上升到目前的約6.2%。因此,越來越多的地方具備了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條件。
其次是適齡人口變化。從2012年起,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就將學前教育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大力實施學前三年公費教育。近年來,上黨區在園幼兒持續減少,2024年為7909人,比上年減少18%。
值得注意的是,上黨區2012年至2024年新建幼兒園18所,其中15所為農村幼兒園。幼兒園布局進一步優化,促進全區幼兒園城鄉一體化發展。
可見,上黨區不僅早早探索實施免費學前教育,而且在城鄉之間沒有厚此薄彼,沒有忽視農村學前教育資源配置。
專家指出,隨著適齡人口變化,未來我國農村地區在園幼兒或將持續減少。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可以考慮優先在農村地區實行,以吸引農村留守兒童接受學前教育,促進農村兒童早期發展。
第三是家庭學前教育需求。近年來,全國幼兒園數量大幅減少,但北京、蘇州等經濟發達地區卻逆勢增長。截至2024年末,北京幼兒園數量為2019所,比上年末增加28所,其中民辦幼兒園增加9所。截至2024年末,蘇州幼兒園數量比上年末增加15所,而且是連續兩年保持增長。
北京市一家大型幼教集團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雖然普惠學前教育是發展趨勢,但總會有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愿意選擇高收費、差異化的營利性幼兒園。
儲朝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一般而言,經濟發達地區更有能力加大財政補貼,實行免費學前教育,但有的經濟發達地區家庭在免費和優質之間更注重優質,這提醒地方政府制定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政策時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更要注意不能因免費而降低保育質量。”
推進公平化
免費學前教育因此必須逐步推行,妥善處理各方面需求。
華中師范大學國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長周洪宇建議,實施學前一年免費或部分地區學前三年免費,讓更多的適齡兒童尤其是弱勢兒童平等地獲得學前教育機會。
幼兒園收費項目主要包含保教費、伙食費。王建認為,“從各國的經驗來看,關鍵項目免費,比如先免保教費,是我們在政策設計中可以參考和借鑒的。”
周洪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這需要根據建設教育強國的總體目標任務以及國家財政能力的逐步提升等具體情況來確定實施步驟和時間節點,只能循序漸進、分步實施,而不能急于求成,為免費而免費。
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要保障公平,這包括免費前后的質量相同,以及公辦園和民辦園公平享受政策。
7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加強動態監測評估,科學核算辦園成本,統籌好公辦、民辦幼兒園補助政策,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等群體政策銜接和兜底保障。會議還指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幼兒園教師待遇,提升辦園質量水平。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高丙成指出,“免費不降質,免費要提質,根據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根據當地的物價水平,可能要建立3到5年的學前教育免費標準的動態調整,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補助費用的標準等,把我們的好政策真正轉化成老百姓的滿意度。”
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對于大量民辦幼兒園來說,將是近年來第二次較大的政策變化。第一次是推行普惠性學前教育,突出表現在民辦園轉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后,享受政府補貼,同時降低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
“免費學前教育不能只讓公辦園免費,而是要讓公辦園、民辦園都免費,才能避免教育不公平的問題。”儲朝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