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研學變險學?黑大巴側翻,7名學生2名老師受傷! 7月31日12時22分,北京市通州區張采路與東六環輔路交叉口處發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三車損壞,
原標題:研學變“險學”?“黑大巴”側翻,7名學生2名老師受傷!
7月31日12時22分,北京市通州區張采路與東六環輔路交叉口處發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三車損壞,其中一輛京A牌照的大巴車側翻,致使車上7名學生和2名老師不同程度受傷。
事故后真相浮出水面:這輛登記為“非營運”的客車,竟滿載26名師生參加研學活動。組織方北京中社博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聲稱“要求使用合規車輛”,最終卻租來了非法營運車。層層轉包之下,每日1100元的低廉車費最終落到司機許某手中——這微薄報酬背后,是孩子們毫無保障的安全底線!
2萬罰款,豈能撫平傷痛?

執法部門迅速行動,認定許某非法營運,開出2萬元罰單,扣押車輛。
然而,2萬元罰款,如何抵償9名師生身體與心理的傷痛? 每日1100元的低廉租價,如何支撐得起車輛規范維護與安全駕駛?當非法運營者以“低價”誘餌游走于灰色地帶,誰又來為孩子們的生命安全買單?
誰在失職?誰在縱容?
組織方: 所謂的“要求合規”是虛張聲勢,還是責任推脫?對車輛資質核驗為何形同虛設?
層層轉包: “王某”之流,如何暢通無阻地將非法車輛塞入學生出行鏈條?
日常監管: 此類明顯低于市場合理價格的租車業務,為何能安然游走于監管視野之外?
當孩子安全成為“成本壓縮”的犧牲品,我們所有人都是潛在的受害者!
傷痛已無法逆轉,但未來尚可挽救!
我們強烈呼吁:
家長警覺: 參與活動務必追問車輛資質,查看合法運營證明,將安全置于價格考量之上!
監管重拳: 對研學機構租車環節實施穿透式監管,嚴查轉包鏈條,讓非法車輛無處遁形!
常態高壓: 非法運營危害公共安全,必須常態化嚴查嚴懲,讓違法成本遠高于僥幸收益!
舉報暢通: 為公眾設立便捷舉報渠道,讓每一雙眼睛都成為監管的延伸。
研學之路,應是探索與成長之路,而非以孩子安全為籌碼的危險賭局! 別讓下一個孩子倒在“廉價合規”的謊言之下。轉發呼吁,讓監管聽見聲音,讓責任者無法裝睡——孩子的生命底線,不容討價還價!
















